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屏蔽尖子生中考成績防掐尖
2009-07-03

來源:華龍網-重慶晚報      2009-7-3 9:47:00

優生分數成謎,原是這些區縣保護本地生源,如此做法到底該不該 郭娟 制圖

  中考成績早已公布,但我市部分區縣的一些尖子生卻查不到自己的成績。

  肖林(化名)是忠縣汝溪中學初三學生,平時考試每次都是年級第一。中考結束后,他給自己估分710~730分。

  但是到了公布中考成績時,肖林在查分網站上怎么也查詢不到自己的分數。他發現,班上另外幾名尖子生也有同樣遭遇。有人通過私人關系到教委查分,結果發現孩子得分欄上記為“0”分,甚至檔案上的父母姓名也被更改。

  學生們的成績到哪去了?記者昨日撥通了忠縣教委主任梁文政的電話。梁解釋,這些學生的考試分數在錄取他們的高中學校那里,考生可直接去忠縣中學、拔山中學等當地重點中學查詢。之所以要在網上屏蔽部分學生的分數,是為了防止主城區的學校來“掐尖”。

  據悉,中考結束后,區縣教委和重點中學通過扣留考生成績單、屏蔽考試分數等辦法,將尖子學生保護起來,這樣的做法并不鮮見。

  在彭水,當地2000余名中考考生無法得知自己的分數,他們將收到的是彭水中學或彭水第一中學的錄取通知書。能得到成績單的,都是未被這兩所重點中學錄取的學生。

  潼南縣塘壩中學初三學生周盈(化名)已經被本校高中部錄取,從班主任口中她得知考了675.5分,卻無法得到成績通知單。周盈的父親本準備將女兒送到主城讀書,但因為沒有正式的成績單作為中考分數證明,他們在主城的幾所高中去擇校都碰了壁。

  區縣教委

  只得出此下策

  “為了本地優生不被挖走,我們只得出此下策,躲過這段搶生源的高峰期以后再公布成績。”彭水縣教委基教處工作人員小何說,他們今年是第一次這樣做,以前每年中考成績公布之時就是主城高中來掐尖的高峰,許多招生人員長駐彭水,發現高分考生就允諾免贊助費、提供獎學金等方式搶走。

  “主城區的重點中學在硬件、軟件上肯定比本地學校要好得多,對學生和家長有很大吸引力。”小何說,去年該縣有60多名學生被挖走。

  “重慶教育的發展不能只是靠主城區的那幾所重點中學吧?”彭水縣教委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負責人說,彭水當地也有一大批非常好的學校和老師,只是培養出來的尖子生難以留住,往往為他人做了嫁衣裳。

  主城名校

  強扭的瓜不甜

  “強扭的瓜不甜,這些區縣對優秀生源的保護政策損害最大的是考生利益。”主城一不愿透露姓名的直屬重點學校校長說,在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等方面,主城重點中學的優勢明顯。對于尖子生來說,到各方面條件更好的學校就讀,肯定更容易成功。“區縣不能為了一點地方利益而影響學生的人生發展。”

  重慶八中校長張勇說,區縣為保住自己優秀生源而采取屏蔽分數的行為,從情理上來說是值得理解的。要改變當前這種狀況,最關鍵的還是對學校的評價機制進行變革,以“入口決定出口”的方式來評價學校的好壞,讓不同生源層次的學校都能找到成功的方向,而不僅僅是比拼升學率。

  考生家長

  不惜代價送主城

  “北大、清華還來重慶搶生源呢!哪個高分考生不愿意去呀?沒見誰把他們藏起來。”彭水縣某中學初三學生的家長陳洪說,他和許多尖子生的家長一樣,不惜代價也要送孩子到主城重點中學就讀。

  陳洪在江北區經營一家食品公司,前幾天丟下生意專程回了一趟彭水,但仍然沒有查到分數。憑借兒子初中幾次期末考試和初三模擬考試的成績,陳洪為兒子交了三萬元擇校費,到主城區某重點中學上高中。他憤憤地說:“估計兒子考了680分左右,如果有成績單,還可少交點擇校費。”

  陳洪說,之所以會選擇到主城區來擇校,是因為“主城各方面的條件都要比彭水的學校要好得多,孩子能受到更好的教育”。

  我有話說

  黃歡 驕陽教育集團總經理

  不論是“搶”生源還是“保”生源,在這背后實質上比拼的就是一個升學率。這個現象就是我們的教育評價制度造成的,因為當今社會評價一個學校好不好,一個地方的教育好不好,都是簡單地以高考升學率高低、考北大清華人數的多少來衡量,尖子生成為稀缺資源,就難免爭搶了。

  張維倫 市人大常委會科教文衛委員會副主任

  我市的教育發展還很不均衡,一些區縣的教育質量與主城區還有不小的差距。父母讓孩子去上更好的學校,這是人之常情。區縣學校靠一些“小動作”來保生源是不合理也不合法的。政府應加大對邊遠區縣的教育投入,教育質量差距縮小了,自然就能留住學生。

  吳坤埔 市廣播電視大學教師

  區縣學校認為外地學校來搶生源是功利的,其實他們自己對生源進行封鎖,同樣是出于功利的目的。他們都忽略了學生自身的要求,對于一名成績拔尖的學生來說,他應當有自己的選擇權:既可以到主城區的重點中學來上學,也可以留在本地學校,只要是他和家長認為是對學生成長更為有利就行。

來源:中國教育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