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7-2 0:14:56 紅網
今年高考成績揭曉,令河南開封考生邢如風意外的是,他的數學只得了1分。邢如風申請查看試卷卻遭到拒絕,開封市教育局普通高招科科長胡亞稱作為招生部門,該走的程序已經走完,確實不能夠滿足其看卷的要求。省招辦工作人員表示,看卷子的請求這個要求不太現實。在每年近百萬高考考生中,估分和最終成績差距較大的考生很多,而查看試卷需要嚴格的程序,“省招辦沒這個時間、也沒這個能力,目前全國各省都是這樣,不會讓考生查看卷子”。(《大河報》7月1日報道)
高考分數是學生的“命根”,如果高考成績出了差錯,可能會影響學生的一生??墒?,當學生對高考成績產生疑問的時候,相關部門卻“不會讓考生查看卷子”,并稱這是全國通行的做法。難道,學生連核實自己試卷的機會都沒有,即使成績有問題也只有“打掉牙往肚子里咽”?我認為這樣的做法極不合理。
高考試卷為何查不得?相關部門給出的理由是“省招辦沒這個時間、也沒這個能力”。這實在是個高明的“萬能借口”,跟公安部門整天掛在嘴邊的“警力不足”和鐵路部門春運時高喊的“運力不足”如出一轍。令人奇怪的是,不管是中國公務員的絕對數量還是“官民比例”,在世界上都是名列前茅的,并且很多單位還都聘有大量的“臨時工”,怎么還會出現“沒有時間”、“忙不過來”的情況呢?既然某些人承認“沒這個能力”,是否該讓賢請有能力的人來坐他們的那個位置呢?
在每年近百萬高考考生中,估分和最終成績差距較大的考生很多,說明有查看試卷需求的學生不在少數。突發奇想:如果每一個要求查卷子的學生都給相關部門交納數百元甚至上千元的“手續費”,他們是否就能抽出時間來做這個事情了呢?有利可圖的事情很積極,沒有好處的事情就推三阻四,已經成為不少地方和領域的常態。某些教育者平時一直高喊自己是多么的辛苦和勞累,可真到了下班時間和節假日卻不愿意休息,還非要頂風開辦有償補習班——莫非,這就是有專家研究的“金錢能鎮痛”的證據?
另外,相關部門不讓學生查試卷,有“諱寎忌醫”之嫌。任何事情都很難做到萬無一失、不出一點差錯,高考閱卷工作也是如此。如果允許學生查試卷,查出問題來怎么收場?尤其是萬一查出大量的問題來又怎么收場?!如此做法體現了相關部門的不自信,也讓我們對高考閱卷產生了疑慮——如果閱卷質量很高,又何必擔心別人查卷子呢?“估分和最終成績差距較大的考生很多”,這樣的現狀也從另一個側面加深了我們的疑惑。
高考影響到學生的命運,在現有體制下,高考或許是很多人惟一的希望。在沒有其他更好的人才選拔機制來代替高考的情況下,如何把高考做得更加公平、公正、公開,就顯得尤為重要。不讓考生看卷子的做法居然還是“全國通行”,豈不令人唏噓!全國通行就一定對嗎,就不能改進了嗎?這樣不合理的做法,早就該改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