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09 06:57來源:中安在線-新安晚報作者:
最近幾天,合肥市中小學開始錄取新生。昨天,很多外地來肥工作的家長致電新安晚報反映:雖然現在不用再交借讀費了,一些學校卻要求家長“自愿”交納所謂的“贊助費”,動輒數千元。記者立即對此事展開調查。
案例一:家長要寫“捐助書”
在合肥打工的谷先生反映:我想讓孩子在合肥市大楊鎮中心小學就讀,因為孩子未滿6周歲,只能上學前班,學校要求我交納“贊助費”400元。我在報名現場得知,如果上一年級,“贊助費”要幾千元。更奇怪的是,學校要求家長“自愿”寫捐助書,還必須以社居委或企業的名義寫。
記者調查:記者以學生家長的名義聯系上了大楊鎮中心小學,一位負責人在電話中告訴記者,非學區內的學生都必須交納“贊助費”,小學一年級是4000元,學前班是400元,不交錢就不能入學。
案例二:非學區學生交九千
合肥一家長反映:我昨天去幫孩子報名,正好看到合肥市行知學校在收取“贊助費”,很為那些沒有合肥戶口的家長鳴不平。這些家長在合肥打拼已經挺不容易了,很多人家境本來就不好,現在還要交一筆昂貴的“贊助費”,實在不合理。
記者調查:記者聯系了合肥市行知學校,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學區內的學生上學不需要交錢,非學區內的學生,每人收取9000元“贊助費”。
案例三:交兩千還得成績好
一外地在肥打工的家長向記者反映:我的孩子下學期上初一,就近應該在合肥市五十四中入學。但是,學校有關負責人告訴我,報名該校的初一學生特別多,錄取率估計在1∶4,要求家長“自愿”捐助一定的費用,沒有講具體數額,但優先錄取家長“自愿”捐資助學的學生。
記者調查:記者以孩子家長的名義電話咨詢了合肥市五十四中,一名工作人員稱,本地戶口且在學區范圍內的學生上學,家長不需要繳納任何費用。但是外地戶口學生報名該校,因為現在不讓收借讀費,所以要交點“贊助費”,一般在2000元左右。因為報名該校的學生比較多,除了交錢以外,學生成績還要好,才能錄取。
部門說法:學校不得變相收費
合肥市教育局計財處徐處長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該市已明確規定所有中小學不得再收取所謂的“借讀費”,也不得變相收取相關費用。無論是本地戶口還是外地戶口,無論是學區內還是學區外的孩子入學,都不需要繳納“借讀費”。針對外地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合肥市剛剛公布了83所定點學校接納其入學,能完全滿足農民工子女的入學需求,家長應把孩子送到定點學校入學,不要擇校。針對“贊助費”,徐處長稱,國家有關政策鼓勵個人和組織捐資助學,但是不能和學生上學掛鉤,學校更不能強迫學生家長交納“贊助費”。
記者了解到,從2009年1月1日起,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均不得再收取“借讀費”,并且明文規定,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在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讀,享受與所在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同等政策。(注:昨天,合肥市公布了2009年合肥市農民工子女定點學校名單,家長可登錄合肥教育信息網查詢。 )(殷平、方昌林)
來源:新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