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業主買得起房子女卻讀不起書
2009-07-10

2009-07-10 09:21:00 來源: 法制日報

(資料漫畫)

  法眼看社會

  本報記者 鄧紅陽

  看到親朋好友為孩子能上一個理想的學校,到處托關系找門路,河南省鄭州市市民嚴麗(化名)決定提前進行“教育”投資,用省吃儉用攢下的錢,購買了一處引入名校的住宅小區的房子。但自小區內的學校去年開始招生后,一年1萬多元的學費,讓她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活在這里的壓力。

  一年學費1萬元

  小區配套學校竟是道昂貴名菜

  “女兒今年秋季上小學,我到學校一打聽,一年的學費還是1萬多元。”6月28日,嚴麗滿面愁容地說,“可以這么說,我在這個小區購房的主要動力就是為了孩子上學。如果交不上這個學費,還得四處找學校。”

  正如嚴麗一樣,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能上個好學校,不惜高價購房。而不少開發商正是看中了購房者的這一心理,促銷時把名校作為自己樓盤的配套設施,聲稱購房者只要買房就能讓孩子上一個理想的學校。

  對小區學校高收費問題,嚴麗頗有微詞:“當初買房時,開發商將學校配套說得天花亂墜,誰想到頭來,竟是一道昂貴的名菜!既然當初你宣傳提供名校教育,你就應該保證業主享受得起!”

  不少業主與嚴麗有著一樣的想法,把氣撒在開發商頭上,認為開發商沒有履行義務。

  地方法規有規定

  開發商辦學應擔義務教育任務

  記者從鄭州市教育局了解到,2006年3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鄭州市城市中小學幼兒園規劃建設管理條例》(以下簡稱管理條例)規定,鼓勵開發商配套建設中小學校、幼兒園。開發商配套建設的中小學,可以無償移交給政府,由市、區(縣)人民政府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自行辦學的,應當承擔本開發區域內學生的義務教育任務,由市、區(縣)人民政府按規定撥付相應的教育經費。

  有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這個規定的出臺,借鑒了全國許多其他城市的成功經驗,比如長沙、南昌、杭州、武漢等城市,十幾年前就規定開發商建小區必須配套建設中小學校。在這些城市,小區開發到哪里,學校就建到哪里。

  其實,鄭州市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就曾規定,開發小區時要配套建設中小學校及幼兒園,但是在已建成的數千個小區中,配套建設中小學校的并不多。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后,已有一些開發商將所建學校移交給教育部門,成為公辦學校。

  開發商也有苦衷

  小區建民辦校還是得賺錢才行

  “按照規定,有兩條路擺在已經建起中小學校的開發商面前。一條是,無償將學校移交給政府,政府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另一條是,不愿意將學校無償移交給政府的,要承擔起本開發區域內學生的義務教育任務。”鄭州市一所小區學校的負責人認為,管理條例的實施有很大困難。

  “開發商投巨資建的學校,沒有收益就交出去,他們會愿意嗎?而要其承擔本應政府承擔的開發區域內的義務教育任務,這就是政府在推卸責任。其實,如果業主不愿意掏高價,讓孩子在小區開發商建起的學校上學,政府就應該為這些孩子找到能享受義務教育的學校。”這位負責人說,如果要學校不收高價,那么,民辦小學就沒有到小區參與教學的必要了。學校之所以與開發商合作辦學,就是要在收取高價的基礎上,配備起一流的教學硬件,開辦公辦學校所禁止的興趣班,培養孩子們多方面的能力。

  有開發商認為,義務教育是政府的事,開發商買地建小區的時候,已經把教育費附加等公益設施的配套費交給政府了。不管開發的小區規模大小,該交的費用都交了。大規模的小區之所以建學校,主要是考慮配套設施的問題,是從小區自身發展出發,從開發商自己的利益出發的。

  “不建學校違規,建了學校,與業主產生矛盾。所以,開發商只好想方設法回避建學校這個問題。”一名開發商說。

  “很多開發商不建學校,在于規定本身還有漏洞。”鄭州市教育局有關人員說,管理條例規定入住人口5000人以上的小區必須建小學,但一些開發商就回避這項規定,把樓盤分期開發,每一期入住人口都不到5000人。

  “管理條例并沒有規定開發商不建學校該受什么樣的處罰。”這位人士坦言,鄭州市的多項法規都對開發商建校做出了詳細規定,但這些規定因為沒有明確的監督措施,致使落實起來有些難,由此引發的問題會更加突出。

  教育部門的聲音

  民辦校也要承擔義務教育責任

  “小區配套的學校因與名校‘聯姻’,硬件投入費用大,維持學校日常運作的費用就昂貴。開發商不可能做賠本的買賣,辦學成本不可避免地要轉嫁到業主身上。”一名開發商向記者坦言,業主們買得起房,子女卻讀不起書的現象,在社區學校非常普遍。

  “小區辦‘名校’日子并不好過,生源成為學校最為頭疼的問題,辦學資金壓力是造成收費偏高的主要原因。開發商建學校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促進樓盤銷售,銷售是有一定周期的,但是教育卻是永久的,而這類學校不同于公立學校,所有辦學資金都要自籌,其資金壓力很大。”這名開發商說,在公辦小學讀書,不用交一分錢學費,而上社區內的民辦學校,就要按成本收費。有些業主為了省錢,只好舍近求遠,把孩子送往鄰近的公辦小學去讀書。

  對于昂貴的學費,這名開發商建議,如果社會需要,而政府能力有限,可以考慮對學校進行鼓勵性的補償,以降低小區居民的費用。

  “開發商之所以打出‘教育招牌’吸引業主,其本質原因是,教育始終是每個家庭永恒的主題,望子成龍也是父母最大的心愿。”有關專家認為,公辦名校與房地產開發商合辦學校,如是公辦,就要按公辦標準收費;如是民辦,也要按國家要求,在當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備案或得到合法審批,承擔義務教育的責任。

  教育部門負責人則提醒業主在考慮購房時,不要一味聽信開發商的一面之詞,而要進行冷靜、理性的分析,在選擇樓盤時不能因為承諾有名校教育資源就模糊了雙眼,最好到樓盤所屬的教育行政部門咨詢相關就學規定,否則容易陷入“上學難”的困境。

來源:網易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