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錢媛 發布時間: 2009/07/08 責任編輯: 林紅茵 來源: 金華晚報
■教育網事>>>話題背景:日前,北京大學拒絕錄取重慶今年的高考文科狀元何川洋,原因是其在招生辦工作的父親為了給兒子高考加分,在民族成分上作假。之前,也有媒體披露重慶石柱縣副縣長之女民族成分造假。然而,他們只是重慶31名“假少數民族考生”中的兩名,而造假學生的名單遲遲未公布。31名造假考生究竟是哪些人?對兒子被北大拒收,何川洋的父母并沒有異議,但他們提出了一個要求:希望公布重慶31名違規考生,接受社會監督。
高考,歷來是社會和公眾關注的熱門話題。如何調適考前心理?如何做好臨場發揮?怎么填報高考志愿?每年,媒體都會對高考及相關新聞進行重點關注和報道。不過,與往年不同,今年的高考“熱”得發燙,一些負面題材一次次將高考公平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從吉林松原驚現大面積高考舞弊案開始,高考一次次被推到了社會大眾面前。日前,重慶又出現2009年該市文科狀元何川洋因民族成分造假,被北京大學取消了錄取資格。 網上出現新名詞: “裸分狀元”,還是“加分狀元”? “狀元也該打打假,嚴懲高考中出現的有失公平的各類造假事件。”網友“曉風克拉”說,既然兒子成績不錯,身為招生辦主任的父親何必“畫蛇添足”呢?通過不正當手段取得加分資格,一旦查出會對考生會造成嚴重影響。對“高考狀元”來說,有好成績卻背了個造假的名聲,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還有網友給何川洋的高考成績重新進行測算,得出造假狀元郎的分數應該為:(659+民族加分)×道德分=零分。網友“星月童話”說,何川洋已經是成年人了,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能以“這是父母一手操辦”來搪塞。 “如果再出現一個狀元,我們不禁首先要問:他是‘加分狀元’,還是‘裸分狀元’?”市區老師鄭堅勇告訴記者,社會固然需要才華橫溢的人才,但品德仍是第一位的。現在的高考,已經不像上世紀那樣競爭激烈了。不過,看似最公正的高考卻越來越多地遭遇權力的介入,其公平性屢遭人為破壞。高考尚且如此,其他考試可想而知,希望社會能還教育一片凈土。 還有多少高考造假者在“潛伏”? “其實,藝體生的加分中也有很多貓膩。”某藝術學校畢業生徐翔(化名)告訴記者,他有個朋友是學舞蹈的,高考前一年,通過關系進入一個省級舞蹈隊。平時,并不去隊里練習,遇到有大比賽,就臨時加急排練。比賽時,也去“跑龍套”出場一下。舞蹈隊得了省里的名次,她本人也因此成為國家二級運動員,獲得了高考加分。 “高考牽涉千千萬萬個孩子和家庭,任何一起高考造假事件都不能搞‘潛伏’!”一網友引用時下流行的電視劇《潛伏》來暗指狀元何川洋背后更多的高考造假者。 在何川洋事件之后,很多網友開始在網上談論高考造假事件。重慶市相關部門昨天也表示,出于保護未成年人,將不公布31名造假考生名單,并取消這些人的錄取資格,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追究和嚴肅處理。據悉,造假家長中涉及了15名領導干部,目前已受到相關處分。 網友“笑看風云”說:目前披露的這些造假考生,要么家里有錢,要么家長有權。如果肆意放縱,不嚴肅追究,將造就“富二代”和“權二代”。希望這個事件引起社會關注,也提醒大家“權力和公共資源是不允許濫用的”。 高考需要什么樣的公平?大部分網友認為,高考很難做到絕對公平,關鍵還是先要做到招生公平。如果沒有建立起完善、公平的高校招生制度,高考就談不上公平。吉林松原高考舞弊和重慶狀元身份造假等事件應該被曝光,并讓社會公眾來監督,因為這是一種公然破壞高考秩序和公平性的惡意行為。 本報記者 錢媛
來源:金華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