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冉彪 2009年07月13日08:09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走在上班的路上,見隔壁四年級小男生讓保姆領著去老師家補習語文。于是,我與這位保姆聊起了孩子補課的話題。她說,是老師打電話來要求的,一個星期補兩個小時,一個小時收費30元;老師的解釋是,班里有八個學生語文成績不好,需要補一補,如果不補就會影響整個班的統考成績。
我本想跟這小男生交流一下,可是沒等孩子開口,這位保姆趕緊解疑釋惑:“補習語文一課還算不了什么,他媽媽一位朋友的孩子在一所重點中學讀書,聽說這個暑假同時要補語數外三科,一科交1500元,三科加起來共4500元。”孩子放了假,還得不停地參加這樣補習那樣補習累不累?再說天氣這么熱孩子受得了嗎?
由此看來,又到暑假補課時。孩子好不容易放假,也該放松一下才對,可是沒完沒了補課,真難為這些孩子們。我真為這些因補課而累的孩子們打抱不平。于是,我在思考這樣一些問題:孩子是不是愿意補課?家長是不是樂意為孩子補課?有些老師為何樂“補”不疲?
先說孩子是不是愿意補課。孩子補課,我們的家長事先是否征得了孩子的同意?我想說的是,許多孩子的家長都是“補課沒商量”,不管孩子愿不愿意,也不管孩子對此有無興趣,一句話,家長說補就得補,或者說家長聽老師說要補就得補。我們強調以人為本,在補課這個問題上,能不能多一些“以孩子為本”?當然也不排除,有的學生成績差了,學習比較吃力,也主動要求去補習功課。現在小學三四年級的孩子,聽說除了半期和期末考試之外,一個學期要考試五六次。事實上,只要應試教育這個指揮棒不丟,學生的學習壓力就很難減輕。
也說家長是不是樂意為孩子補課。現在我們有不少的家長感到十分困惑:對孩子的老師提出的一些要求,答應也不是,不答應也不是。答應了,有些費用難以承受,不答應,又生怕得罪老師,總之非常為難。有一個事例最能說明這個問題,重慶有位家長對媒體記者說:“我的孩子在四年級時,每次開家長會,任課老師不是分析學生情況,講家長應該如何配合的問題,而是動員家長讓孩子去參加有本班老師任課的補習學校補課,假期平時都招收學生,還給家長分發了招生簡報。當時我沒在意,兒子也沒有提此問題,過了些時間,兒子說自己的座位變了幾次,老師還經常給他找茬,聽同學說是他沒有參加老師的補課,于是我們趕緊花400元送孩子去了老師的補課學校后,兒子才安寧上課了,我們也沒有什么麻煩了。”
最后說老師為何樂補不疲。現在有些老師很會經營,正常教學是搞第一職業,給學生補課搞第二職業。難怪有的家長反映,有的學校老師上課沒精打采,補課倒是精神抖擻。聽說有的老師不僅寒暑假給學生補課,就是平時的周末也不放過,真可謂是樂補不疲。道理簡單,利益驅動。但據我所知,現在的情況是,幼兒補,小學補,中學補,各種名目的補課,讓人目不暇接。一個愿打,一個愿挨。事實上現在很多老師待遇不是太好,生活壓力大,不得不通過補課來增加收入,況且有的老師補課費比他每個月的工資還高,再說補課明正言順,收入合理合法。
總有孩子成績不好需要補課,總有家長渴望孩子成績優異而去補課,也總有老師為了增加收入而愿意補課。學生補課,到底是誰的無奈?我在想,要從根本上改變以成績和升學率為主的社會評價體系,才能真正抑制學生補課泛濫的不正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