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7月14日 09:09:21 來源: 新昌新聞網 作者: 余洋
“2007年高考浙江文科第一名、理科加分后第一名全被新昌中學收入囊中!”2009年浙江省高考揭曉,新昌中學又獲得了大豐收。高三(4)班陳昱嘉以實考成績703分榮膺省高考文科“狀元”。10名學生總分(不加分)進入全省文理科前100名,上重點大學分數線406人。尖子生人數居全市第一,全省前茅。
是什么使得地處偏僻小縣城的學校頻頻創造高考“神話”?帶著這個疑問,我們走訪了這所神奇的學校。
走進新昌中學,地面纖塵不染,干凈如洗。整個校園綠草如茵,鮮花遍地,佳木成林。校門口“不比闊氣比志氣,不比聰明比勤奮,不比基礎比進步”的校訓和墻上二十字的公民道德建設規范在盛夏的陽光下閃閃發光,催人奮進。體藝中心門廳“三熱愛六學會”的標語,時刻提醒著新中學子們如何成人。
“讓每個學生走向成功”,這是新昌中學的辦學理念。欣賞著自然和諧的校園美景,感受著學校質樸的教育情懷,你會覺得這種“狀元現象”并非是人們想象的那種神秘,而恰恰是回歸了教育的本真。
回歸德育本真
德育的終極價值追求是培育人格健全的人,培育有教養的人,培育精神幸福的人。為此,新昌中學把“求真善美,做幸福人”作為學校德育的重要內容,將德育融入到生活中去,增強人文關懷,關注學生的感情世界和精神生活。要求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追求“真善美”,即做人求善,立志成人;做事求真,立志成才;人生求美,立志成功,真正領悟“幸福人”的含義。
1、做人求善,立志成人
為了教育學生做人求善,新昌中學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受教育者的原則,設計多種載體,讓學生感悟和感受“愛與善良”的溫暖和力量。
每年春節過后學生返校,學校發動全體學生捐獻壓歲錢,去資助生活有困難的同學;畢業生離校前夕,開展“文明離校、愛心留校”活動,捐贈書籍和衣物等日常用品,學校負責將捐贈物品寄到四川岳池縣西部計劃項目管理辦公室,建設“新昌中學‘愛心閱覽室’”,資助貧困學生。舉行“學習洪戰輝,追求真善美”系列活動以及母親節“康乃馨杯”系列活動;舉辦道德故事會,讓同學們體驗到可貴的人間真情,形成正確人生觀。
新昌中學一貫堅持“要成才,先成人;不成人,寧無才”的育人理念,早在1994年,該校就實施了以“三熱愛五學會”(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學校、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適應、學會管理)為內容的“在新世紀閃光”德育工程,使德育工作從零敲碎打走向系統化、制度化。
2、做事求真,立志成才
新昌中學實踐陶行知“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教育思想,努力把它滲透到平時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創造性地推出了“不比闊氣比志氣,不比聰明比勤奮,不比基礎比進步”的“三比三不比”校訓,大興勤學之風,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積極開展教室“凈化、美化、文化”三化建設,寢室三項競賽,校園文明行為評比等系列活動。
該校積極拓展德育的時空:從課堂向課外延伸,組織學生參加當“居委會主任助理”等社會實踐活動;從校園向社會延伸,發動學生下鄉為農民送科技、送文藝、送書;從學校向家庭延伸,鼓勵學生記住父母的生日,感恩父母,尊敬長輩。
昨天的中國怎樣?今天的中國怎樣?明天的中國又怎樣?這是新昌中學每個學生剛跨進校門時,都被引導去認真思考的問題。讓學生明白自己所處的社會背景和發展趨勢,明白自己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從而立志服務人民、報效祖國。
3、人生求美,立志成功
新昌中學努力為全校師生打造“美在校園”,以提升學校的核心發展力。學校要求行政人員做“美的設計者”,科學設計“美在校園”的宏偉藍圖,努力為全校師生提供欣賞美、展示美、創造美的舞臺;全體教師要成為“美的使者”,用自己高尚的職業道德、高超的教學藝術給學生帶去美的享受;班主任要做“美的引領者”,通過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正確引導學生欣賞美、展示美,大膽鼓勵學生創造美;后勤職工要做“美的服務者”,全體學生要做“美的實踐者”。
在新昌中學,每個學生都被倡導做一個有“愛”心的人——心中有父母、有師長、有同學,做一個“真”人——誠實守信、公平正直、見義勇為、慎獨自省,都要接受政策法律、社會責任、自我評價、事業奉獻意識教育。
品行教育,已深深地融入到新昌中學的一堂課、一本書、一句話之中:學生考試沒有考好,老師提醒他,認真是一種品質;學生自以為天賦聰明,老師告訴他,勤奮是一種修養;在這樣的氛圍里,每個人都能時刻感受到整潔、有序、文明的新風撲面而來。在學生寢室里,鞋子、物品排成直線,被子疊得有棱有角,連牙刷都朝同一方向擺放;食堂里,餐具無油漬,餐桌無菜跡,地上無飯粒……一位學生說:“一言一行皆中規矩,這是做人的基本功。”
近年來,新昌中學開展了“撥亮心燈,擁有健康”的教育,引導學生調適心理,順應競爭和快速變化的環境,樹立積極健康的人生觀。
回歸學生本真
在快樂的環境下,人的創造力才會最大,人的情感、意志和愛好才能得到發揮。為此,新昌中學以勞技教育課為載體,對每個學生進行創造教育,讓學生在探索、追尋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創造。
1、燃起學生創造火花
剛入學,新昌中學高一學生都要參加創造發明啟蒙課。課上,教師首先組織大家參觀學校創造發明展覽廳,并請有發明展品的同學現場說法,破除創造發明的神秘感。
“兩用勺”——由兩把漏勺組成,當兩勺漏孔重疊時是漏勺,漏孔錯開時就成了湯勺。“幼兒安全學泳圈”——將三角褲帶子系在泳圈上,幼兒學泳便不會滑至泳圈下面……—件件展品使一雙雙驚疑的眼睛睜大。這些,不僅都算是創造發明的作品,并且還都獲得省級以上創造發明獎。“原來發明這么簡單,我也會。”新生們頓時興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