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去年裸分排第六者被擠出北大
2009-07-23

2009年07月22日14:11  來源:人民網

重慶市南開中學,家長在考點前等待孩子考試結束

  重慶高考加分之亂象

  在重慶,要依靠加分才能有望邁入北大、清華,已是心照不宣的現實。2008年,北大在重慶招錄的22名文科考生中,有17名是獲得了加分。“你是狀元又怎么樣?!甚至于你考了狀元,連北大都進不去,別人加20分,就跑在你前面很遠了!”

  撰稿·賀莉丹(特派記者)

  這個盛夏,18歲的何川洋,北大夢碎。

  這位因陷入“重慶高考民族加分違規風波”而無學可上的2009年重慶市文科狀元與他分別被停職、免職的父母親,在短短一個月之間,名字大江南北傳遍。

  由狂歡到痛哭

  現在,重慶市屬重點南開中學實驗班(重點班)高考考生余若軒(化名)終于從持續半個月的焦灼的等待中釋然,出門玩了一趟。在6月25日,裸分為685分的余若軒被清華大學錄取,并且,他的專業很不錯。

  在重慶,余若軒的母親譚靜江(化名)向《新民周刊》記者回憶起這場如星火燎原般的“高考民族加分違規風波”,那種備覺煎熬之感,仿佛未曾遠去。

  今年6月8日高考結束后,本應該狂歡的余若軒無法安度暑期。

  因為,一則消息迅猛流傳,重慶巴蜀中學2009屆考生被曝出,其中共有74名來自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學生,而按照現行高考加分政策,這些學生每個人都可以獲得20分的高考加分。這些傳言甚至將巴蜀中學享受高考加分政策的人數確定為200多人,而這些加分的考生,主要集中在巴蜀中學尖子云集的3個清北班(即重點班)。

  當重慶市直屬的一中、南開中學(南三中)、八中、川外附中的老師們分別向考生們公布這個消息時,許多孩子甚至都趴在課桌上,當場痛哭。

  尖子生的差距,常常就在幾分之間。1分,足以改變命運。

  6月8日當天,一些孩子成績優異,有希望上北大、清華而又沒有加分的考生家長就聯系了部分知名媒體。老師和家長們都很急切是因為,如果等到6月24日高考分數公布之后,一切就太遲了。

  6月9日,這些義憤填膺的家長用聯名信等方式,迅速將該情況向包括重慶市紀委、市招辦、市教委、市信訪辦在內的相關部門反映,并希望查實。一些相關帖子也在各個論壇流轉,引發海量點擊率。

  “高考一考完,聽說還是有這么多人搞成了少數民族加分,當時家長情緒都很激動,家長們主要還是提出要相關部門查一下這些加20分的考生,因為這個20分太多,太嚇人了!”譚靜江的丈夫就參與了與家長們的聯合行動。

  因為,事實上,許多重慶市的考生與家長對于加分造成的那種難以言說的微妙景況,并不陌生。

  “你是狀元又怎么樣?!甚至于你考了狀元,連北大都進不去,別人加20分,就跑在你前面很遠了!”重慶市教育界一位資深人士對《新民周刊》記者稱,“狀元差點上不了北大”,至今依然是重慶教育界的一樁笑柄。

  去年,重慶市高考文科狀元、重慶一中考生劉超然高考裸分為666分,但當各種加分水漲船高時,沒有任何加分的劉超然被擠出前20名。當年,北京大學在重慶市的錄取分數線(裸分+加分)為665分。作為狀元的劉超然,最終僅高出北大錄取線1分。

  最終,劉超然過關是因為,北大后來在重慶增加了4個文科招生機動名額。盡管北大后來給的解釋是——重慶報考北大的考生“優秀者太多”。但坊間流傳的說法是,到后來,北大覺得在重慶連狀元都不錄,說不過去,故而追加了名額。

  這樣的尷尬,反復被重演。2008年,清華大學在重慶的理工類錄取分數線(裸分+加分)高達691分。當年,重慶市理科狀元、來自重慶一中的合川女生劉薇,高考成績是裸分706分,但當年清華錄取的理工類考生平均分(裸分+加分)高達699.6分,劉薇最終名列第7名。

  也就是從這時開始,被少數民族加分傳聞籠罩著的余若軒處于忐忑的等待中,這個19歲的男孩給自己的估分是裸分675分,如果按照去年清華大學的理科錄取線,沒有任何加分的他,處境就變得非常懸。

  “媽媽,我覺得我很累了!”有一天,余若軒突然對母親譚靜江這樣說。譚靜江哽咽了:“那時,我好無助,好無望。”

  公開的與“潛伏的”

  2009年高考結束之后的重慶市招辦,沒有預兆地成為了一場“高考少數民族加分違規風波”的矛頭所指。

  當天下午,針對此次高考加分風波,由重慶市紀委牽頭,包括重慶市教委、公安、信訪等部門參與的聯合調查組正式成立。這些部門向家長們承諾:調查結果會盡快公布。

  根據我國目前高考加分政策的規定,少數民族考生加分分為如下兩種情況:一類是聚居民族考生(即戶口所在地是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少數民族考生),高考可加20分;一類是散居民族考生(即戶口所在地是非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少數民族考生,比如戶口在重慶市區里的少數民族考生),可加5分。

  6月11日,重慶市招辦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了重慶市直屬中學聚居少數民族特征信息表,集中公示,以接受群眾監督。這一表格中共有來自7所市屬名校的238人,分成“聚居少數民族(自治縣)特征信息公示”、“聚居少數民族(民族鄉)特征信息公示”、“畢業中學為直屬中學且未在畢業中學報名的聚居少數民族考生民族特征信息公示”三大類。

  6月22日,重慶市多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宣布了他們的調查結果,公開稱,共查出31名高考加分考生少數民族成分存在問題,將取消其加分資格。

  這份報告顯示,最先被指違規的巴蜀中學最終僅有6人被認定是違規加分,另外的幾所重慶牛校中違規加分情況分別為:重慶一中8人,南開中學8人,重慶八中2人,育才中學1人,川外附中3人。

  就讀于南開中學高三(18)班的何川洋,成為首個因違規民族加分曝光于公眾視野的考生。而何川洋的同學,南開中學高三(14)班的田中,成為第二個被曝光者。至今,更多的人,處在“潛伏”狀態。

  重慶市招辦發布的《關于對2009年高考招生中少數民族加分問題處理情況的通告》,明確表示,取消31名違規更改民族成分考生的錄取資格。

  “為依法保護未成年人”,重慶市招辦方面稱,“在為考生更改民族成分的責任人已被嚴肅處理的前提下,不再對外公布31名民族成分被違規更改的高考考生名單”。

  然而,公眾的質疑與激辯從未止息,集中在:重慶市招辦那份31名為獲得高考加分而更改民族身份的考生,究竟是誰?為何這些人沒有被公開?為何被暴露身份的何川洋、田中,均是南開中學的考生?

  坊間,稱未被曝光者“非富即貴”、“有權有勢”的說法,鋪天蓋地。至今,依然有很多考生家長懷疑這31個人的真實性。

  面對這些質疑,重慶市招辦方面保持緘默,不予回應。

  這場突如其來的曝光,后來被當地不少老師與學生家長直指是重慶市兩大牛校——南開中學與巴蜀中學之間的PK所致,“南開跟巴蜀斗來斗去,最后鬧出事情來了”。

  重慶的名校,涵蓋了一中、南開中學(三中)、八中、巴蜀中學。其中,南開中學與巴蜀中學之間的競爭近年尤為白熱化。

  讓位于沙坪壩區的南開中學蜚聲重慶的是它那多得令人咋舌的清華、北大生人數,2008年,進入北大、清華的人數高達54人,而今年,南開囊括了重慶市文理科狀元,理科狀元夏詩耀,裸分693分。

  事實上,無論在師資、獲獎人數、北大清華錄取人數、升學率、“掐尖”招生等各個方面,南開與巴蜀都在激烈比拼。最近幾年來,兩校競爭,更趨白熱化。

  這種說法,得到部分重慶教育界人士的承認。

  何川洋們的人生起落

  在這一個月中,巫山籍考生何川洋與田中的人生,歷經幾起幾落。

  在何川洋接連遭北大、港大拒錄之后,輿論的同情,開始偏向這個于1991年出生的男孩。北大方面讓何川洋“改過自新”的四個字,被指過于“簡單粗暴”。

  “我們現在覺得,對何川洋的處分是很過分的。如果他不是考了狀元,就不會變成今天這樣”,重慶市一所重點中學的考生家長在受訪時稱。

  嚴懲父母,放過孩子——是多位家長及當地政府官員的心聲。

  而在多位考生家長以及部分熟悉高考加分規則的當地教育界官員看來,像何川洋、田中這樣的民族成分加分事件的引爆,“只是早或遲的問題”。

  甚至有家長指出,在此次事件中,何川洋“不幸撞到槍眼上,成為犧牲品”,因為,最開始被提及少數民族違規加分的學生中,并不見何川洋的蹤影。

  可以肯定的是,南開中學的3個實驗班中云集了當仁不讓的尖子生,何川洋與田中就在此列。至今,在南開中學網站上,何川洋的高考成績代表著一個極大的喜訊——“我校何川洋同學以659分獲重慶市文科第一名!”這個少年今年高得驚人的高考分數,依舊讓人驚嘆:語文121分,數學145分,英語131分,文綜262分,裸分659分。

  “不管怎么說,何川洋的分數是真實的,我的兒子是優秀的!”在這個心情跟氣溫一樣讓人煩悶的季節,何川洋的母親盧琳瓊執拗地堅持,是兒子考上了狀元,才讓他成為“靶子”。

  除了他的狀元身份外,何川洋后來成為眾矢之的還因為,他擔任巫山縣招辦主任的父親與擔任巫山縣委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兼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的母親。

  記者了解到,1991年出生在巫山縣官陽鎮的何川洋,在他的孩提時代,其父何業大、其母盧琳瓊都在官陽鎮工作。 (來源:《新民周刊》)

來源:搜狐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