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廣 2009年07月27日08:18 來源:新華網
在這個炎熱的夏天,西安市幾乎所有中學的新初三年級和新高三年級(指秋季即將入學進入高三、初三)的學生,都得在學校補課。大多數學生家長都沒有反對,學校也不怕教育部門來查處,因為這樣的補課是西安市教育管理部門允許的。(7月26日《中國青年報》)
似乎已成慣例,每年暑假之際,我們都能看到這樣奇特的現象:一邊是有關部門頻頻出臺禁止補課的禁令文件,一邊是學校集體補課在各種名義下開展的有聲有色。而概括起來,在補還是不補這個問題上,有關方面的態度大致有如下三種:
其一,只說不做。為什么學校集體補課屢禁不止?顯然,這并不是違禁之“鼠”有多么地高明,而是監管之“貓”本身出了問題。從教育主管部門,幾乎年年都在喊“禁補”, 可一通禁令之后,又大都成了“甩手掌柜”,對違禁行為既無紀律處分,更無經濟處罰。這無疑也是一種縱容,客觀上使得違禁者有恃無恐,在一片禁令聲中依然我行我素。
其二,只做不說。實際上,西安補課絕不是個例,在一些地方,學校集體補課,或五花八門的有償補課現象比比皆是。一方面,暑假期間,很多家長確實需要有人來替他們管孩子;另一方面,學生迫于對學校和老師的敬畏,不得不迎合學校做出的某些安排;而學校或老師,更不會主動放棄暑期補課這個難得的“創收”機會。只不過,大家都在遵從一個心知肚明的潛規則,即你有政策,我有對策,只顧埋頭去做,決不高調張揚,各得其所,也就相安無事。
其三,又說又做。比如西安教育局,本來,作為地方教育主管部門,發個禁止補課的應景通知也未嘗不可,可偏偏還要在通知里對學校補課額外“開小灶”,規定新初三和新高三年級可以適當安排補課時間,云云。難道,教育局不作出這樣的特殊規定,西安的所有學校就真能立地成佛,做教育部禁補令的忠實執行者?在整個教育大環境下,想想這都是不可能的事情。通知如此多此一舉,不啻于畫蛇添足,顯然是犯了大忌,教育局因此將自己置于被社會輿論聚焦的尷尬位置上,實在也怨不得別人。
可以說,西安教育局的通知雖然涉嫌違規,但即便這個“綠燈”不開,違規補課依舊會存在。一言以蔽之,學校集體補課之存廢,并不在于是否得到了其頂頭上司的默許或公開的文件支持,而是取決于整個教育系統對這一問題的真實態度和決心。對集體補課,教育部門要切實加大對禁令的執行力度,對查實的違禁案例,不姑息遷就,行政手段、經濟手段雙管齊下,以體現禁令的嚴肅性和強制性,使違禁者其違禁行為付出必要的代價。惟有如此,方能以儆效尤,否則,所謂禁補,就注定了只能在“年年令相似,歲歲禁不止”的怪圈中徘徊。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