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新聞 時間: 2009-07-31 來源: 廣州日報 作者: 鮑文娟、龍錕
外省生不知何時才能享受在深圳高考的“待遇”。記者駱昌威 攝
深圳逾兩成高中生為非深戶籍 其中外省籍生只能回原戶籍地報考 市教育局回復提 受高考資格戶籍限制,在深圳定居生活的外省籍人士的孩子只能回原戶籍地報考。在深圳這個外來人口占近8成的城市,非深戶籍高中生所占比例為21.51%。圍繞此引發了“留守兒童”等一系列社會問題,逐漸受到深圳各界人士的關注。 記者昨日從深圳市政協獲悉,深圳市教育局在回復政協委員“深圳可率先取消高考資格戶籍限制試點”的提案時表示,目前困難較大,將多渠道多方式向國家和省教育主管部門反映,爭取教育部允許一些城市自定高考報名條件,適當放寬高考條件限制,從而逐步解決非深戶籍子女報考問題。 文/記者鮑文娟、龍錕 ■因戶籍問題受高考之困影響的群體有多大? 據深圳市招生考試辦的統計,深圳2006年中考考生參考人數為43012人,而三年后參加高考的考生為2.8萬人。 該負責人表示,在深圳市普通高中和民辦高中的非深戶學生所占比例均為21.51%。每年僅廣東省戶籍在深就讀需辦理借考手續的考生就達3000余人。根據廣東省目前的高考政策規定,原則上不接受外省籍學生在粵高考。 困局:有樓有車,兒子也只能回鄉高考 據了解,高考政策目前由教育部統一制定,而高校招生工作文件也規定考生須在其戶籍所在(省、市)報名。這就意味著不管孩子在何處讀書,均必須在原籍高考。然而由于不同地區存在教材、錄取分數線、招生指標以及教育方法等各方面的差異等,學生和家長不得不考慮整個高中期要回戶籍地讀書。 曾在深圳中學任教的呂老師說:“我在高中部教了6年的書,基本上找不到外省的學生。”連他本人都受此問題的困擾,呂老師2003年從陜西來深教書,女兒也來深讀初中。孩子馬上升高中,必須面臨回陜西高考的問題。目前,他正在找中介辦理深圳戶口,即使辦不了深圳戶口,也要想辦法讓女兒轉成廣東戶籍。 羅湖一家建材公司的副總劉先生也面臨同樣問題,由于受年齡等條件限制,在深圳有房有車的他仍然還是非深戶籍。去年兒子曉光初中升高中,他不得不讓孩子回老家就讀。在深念書優秀的兒子回湖北后成績直線下降,快成為問題孩子。劉先生夫婦只能決定一方放棄事業回鄉陪兒子度過人生最關鍵的兩年。 提案:設“就讀資格”為報考條件 在今年的深圳兩會期間,深圳市政協副主席鐘曉渝、深圳市政協委員鄧清輝建議,深圳可向國家教育部要求率先取消高考資格戶籍限制試點,包括認可考生以在深圳的“就讀資格”作為報考資格的條件并根據深圳的實際考生分配招生指標。鐘曉渝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在全國兩會期間也提交了相關提案。 關于“就讀資格”的標準,提案建議,其標準應當既能排除高考移民涌入深圳現象的發生,又能基本和深圳高中學位總量相適應。政協委員們還就“就讀資格”做了設想,“設定可以既包括學生的讀書年限,也包括其父母在深圳工作、居住的年限,同時還應當以具備深圳居住證為前提條件。具體年限的確定應以盡可能準確的計算為依據”。 部門意見:已向上反映 爭取放寬限制 對于提案中提及的“深圳作為取消高考資格戶籍限制的試點”,深圳教育局表示,目前實行還比較有困難。該局擔心的是,如果取消高考戶籍限制,深圳中小學學位需求將進一步增加,“高考移民”也可能大量出現。 該局表示,還將建議市人事部門對符合省引進人才條件的人員及時給予辦理《廣東省居住證》,讓這些持證人員的子女能在深高考。 該局表示將建議加快深圳戶籍改革步伐,對持有《深圳居住證》的人員,符合一定年限和條件規定的,轉為深圳戶籍的當年,允其在深圳參加高考。 深圳市教育局在回復提案時還透露,將多渠道多方式向國家和省教育主管部門反映,爭取國家教育部允許一些城市(如計劃單列市)自定高考報名條件,適當放寬高考條件限制,逐步解決非深戶籍子女報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