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別隨便責怪留學生“滯留”
2009-09-05

2009-09-05   新浪網

  中國還沒出現“留學大潮”

  “留學大潮造就更多海歸精英還是加劇人才流失?”首先,留學是否已經形成了“大潮”?我認為還根本稱不上“大潮”,可以說,還只是涓涓細流。為什么這么說?看幾個數字就知道了。近兩年中國每年參加高考的學生1060萬、1040萬,每年高校入學學生總數600至650萬。而每年出國留學的學生總人數呢?公派、自費、博士、碩士、本科、專科、高中各類留學生加起來,2008年不到18萬,2009年預計才20萬。20萬與1000多萬相比,才區區2%不到,根本稱不上“大潮”,只算得上涓涓細流。橫向比較一下就更清楚了。過去20年,世界上第一大留學生輸出國是日本和韓國。前10年是日本,近10年是韓國。中國還不是第一大留學生輸出國。日本人口大約1.3億,正好是中國的十分之一,但每年曾輸出留學生20來萬。韓國人口不到5000萬,每年參加高考的人數不到100萬,但每年輸出20多萬留學生。這才是“大潮”。實際上,從改革開放起,中國起初每年輸出留學生約2萬人,到現在的每年20萬,這個增長幅度,與過去30年中國在國民經濟、國民收入、社會文化等許多所發生的巨變相比,是不算增長很快的,從宏觀上對中國人的影響也是有限的,甚至還是邊緣化的。

  中國今年可望成為第一大留學生輸出國

  目前,中國出國留學的人數每年以15%左右的速度遞增。我估計,2009或2010年,中國會超過韓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留學生輸出國。(原因一是中國留學生數量的增長;原因二是韓國在金融危機下留學生數量的大幅減少)。

  但是,由于目前基數小,辦理簽證仍相當麻煩,中國留學生總數短期內不會變得很大。雖然有的業內人士預計,中國留學生數量到2013年會翻番,但我個人認為,這是愿望大于現實。2012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接近30萬就不錯了。實現人數翻番,估計要到2015年。

  中國真正出現留學“大潮”,應有這么幾個標志:

  一是送子女出國留學成為城市中產家庭在經濟上、觀念上更容易接受的選擇,而不象現在這樣,動不動用盡許多家庭的全部積蓄。這還有待于更多中國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觀念的更新。等70后這一代的子女長大,他們肯定會與60后這一代父母大不一樣。

  二是西方國家進一步改變對中國的成見,放寬對中國留學生的簽證限制。現在的情況是,西方人一方面看到了中國的快速發展,把中國抬舉為經濟大國,甚至高喊“中國威脅論”,另一方面,卻仍時常對中國普通人的經濟實力和誠信疑慮重重,總擔心中國學生去占他們國家的“便宜”。這需要西方人對富裕起來、文明起來的中國在觀念上進一步適應。主動也好,被動也罷,適應是遲早的事。

  三是國外院校增強對中國學生的接納能力。以前,他們從沒接待過這么多國際學生,現在雖嘗到了甜頭,但擴容需要些時間。等中國出國留學人數(包括長期和短期留學)每年接近100萬、占高中畢業群體的5%-10%的時候,才是真正的留學“大潮”。關鍵還不是這個數字,關鍵是選擇:接受國際化教育,是下一代中國人理所當然應該有的一種選擇。眼下,有這種選擇的學生還太少。

  中國留學生真正的留學“大潮”到來的時候,可能是爆炸式、突飛猛進式的。只要中國保持全球領先的經濟發展勢頭,這一天10年內必將到來。

  別隨便責怪留學生“滯留”

  改革開放到現在30年間,中國共輸出留學生140萬人,迄今回國40萬人,目前還有100萬留學生仍在海外。

  “滯留”這個詞不太舒服,好像他們是欠債潛逃、躲著不敢回國似的。那些花中國納稅人的錢、公派出國拒絕回國服役、也拒絕賠償違約金的,說他們“滯留”一點不過分。但海外100萬中國留學生,屬于這種情況的人少而又少。畢竟中國每年公派出國的留學生才1萬多人,都是精心選拔的,他們中絕大多數人不僅能按期回國,而且回國后很受重用,回來的理由相當充分。

  沒有回國的留學生,不外乎有這么一些情況:

  一是謀求繼續深造。現在每年出國20萬人,80%是去讀本科、專科或高中的。他們會滿足于拿個本科文憑、專科文憑或高中文憑就回來嗎?很多人不會,因為本科文憑在職場上已經常不夠用了,甚至在有的專業,碩士都不一定夠用。繼續深造,是順其自然的選擇。

  二是積累工作經驗。拿到文憑就馬上回國,在職場上的價值當然不如帶著實際工作經驗回來,尤其是帶著國際一流大公司的工作經驗回來。學以致用,這個道理沒什么錯。否則,光是一張國外的“裸文憑”,回國后無論進外企、國企、私企,都難免“夾生”。

  三是個人生活需要。出國留學的都是年輕人,戀愛結婚生子都是天經地義的事。一旦結了婚、生了子,需要考慮的就不再僅僅是自己。兩口子都放棄工作搬家,即便在國內,100個人當中有多少人能做得到?尤其是子女教育,讓孩子離開一個熟悉的成長環境,進入一個截然不同的成長環境,不光需要勇氣,還有太多的現實問題。

  這幾種情況比較普遍。當然還有一些不那么普遍的個別情況。國內一些不了解實情的人,有的猜測說,那些沒回國的留學生“混”得不好,但寧肯在國外當二等公民也不愿回國;還有的說都是些貪官子女不敢回國,等等。這樣的說法,對廣大的廣大中國留學生來說,是極不公平的。我從事國際教育工作十幾年,親自經手了幾千名留學生的個案,屬于個別情況的案例少而又少,連1%都不到。

  在國外留下來工作、生活的留學生,固然有他們的艱難,但這些年來,從事好工作的人越來越多,職業白領和職業經商的人越來越多。他們正根本性地改變、提升著海外華人的人口和職業結構。從事普通工作的人也很多,但在國外當個老百姓有什么不可以呢?期望出國留學的中國人要么出人頭地,要么卷鋪蓋回國,是否過于市儈?

  人才流動是基本權利,封堵“人才外流”不合情理

  說簡單點,在不違反法律和職業道德的前提下,人才流動是人的基本權利。在21世紀日益國際化的今天,恐怕除了朝鮮、古巴、利比亞等很少數國家外,允許和鼓勵知識和人才的流動早已是常態。

  中國13億人和全球其它國家之間的知識、信息和人財物互動,需要橋梁、紐帶、代表和執行人。沒有人才的流動,國際化是空談。

  還說回日本、韓國這兩個留學生輸出大國。這么多年,它們年年不斷輸出大批留學生,是否造成了本國無人可用或亡國之憂呢?恰恰相反,它們與國際間的知識和人才互動,助推了它們的經濟文化走入主流國際社會。這兩個國家的國民,包括留學生,民族情結之深也是舉世聞名的。我們完全沒必要那么小家子氣。

來源:華商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