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2日16:40 宜賓日報
近來,記者了解到我市一些偏遠山區學校新招考的教師有部分流失的現狀后,對新教師流失的原因進行了多方調查。
山村的食宿 難住村小教師
對于山區教師隊伍不穩定的原因,一位教育局的工作人員說:“主要是一些村小的條件太差,教師的基本食宿都不能滿足。所以,教師很難安心下來教書。”
據悉,一些偏遠的村小離鎮上很遠,但老師們在村小沒有寢室,只有在鎮上租房子住,每天往返學校需要大量時間。有的教師為了減輕往返的奔波勞累,寧愿在村小附近找農民的房子租住。但由于山區農民還存在一些習俗習慣,不愿把房子租給成了家的或者正在談戀愛的教師住。所以,住宿成了這些村小教師最大的一個難題。一些老師即使被招考進來,但一有機會就出去謀發展了,造成山區教師常常有流失。
收入低 留不住山區教師
教師待遇低也是新招教師流失的又一個原因。一位剛工作的教師每月只有1000余元的收入。而很多老師見一些同學出去打工每個月也不止掙這點錢,于是寧愿出去打工也不愿呆在山村。再加上現在的就業已經多元化,在一些大城市就業的機會比較多,很少有年輕人能夠扎根在偏遠的山區教書。
今年國慶節前,我市各區縣的教師全面兌現了績效工資,教師們領到績效工資后,紛紛與其它區縣的教師比較。一比較就有差距。因各區縣的財力不同,我市各區縣的教師績效工資有差距,一些縣的教師最少的只漲了200多元,而一些發達區縣平均漲了近1000元。條件落后地區的教師與發達區縣的教師作比較,心里就容易產生不平衡。在地區收入的差距下,一些落后地區的教師總是想方設法往發達區縣調。這也造成了偏遠山區師資的流失。
最低服務年限 嚇退新教師 “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這兩年就業的形勢不太好,很多大學畢業生都感到工作不好找,能夠通過公開招考考上一個教師崗位應該算不錯了,再加上教師實行績效工資后,收入也增加了,應該說教師崗位還成了香餑餑。在大中專畢業生中,想當教師的人還是很多。每年市上舉行的公開招考,參考的人都很多,一些條件較好的學校的教師崗位參考人數達到了幾十比一。”一位教育界的人士對記者說。 而一些偏遠山區由于師資力量薄弱,為了穩定師資隊伍,對新招的教師規定了最低服務年限,3年至8年不等。被招考到這些學校的部分教師,在面對最低服務年限時退卻了。考上某偏遠學校又臨陣脫逃的周女士對記者說:“本來我希望有個比較穩定的工作,再一邊工作,一邊尋找更好的發展機會。但因為縣上對新招考的教師有最低服務年限的規定。考上那個村小的教師,就至少要在那里干滿8年,也就意味著,這8年中,我沒有其它任何可選擇的機會,連調動都沒有希望。如果中途辭職,得向當地教育部門繳納幾萬元的費用。我猶豫了很久,還是決定放棄。現在,我在準備考公務員。” 對于這種現狀,教育界的有關人士認為,對教師也應該實行正常的流動機制,為他們提供一些發展平臺和空間,這樣更有利于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更有助于整個教育的發展。(李麗龍)
來源:農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