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一座鄉村小學的故事
2009-11-19

2009年11月18日 10:04:45  來源: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9年11月14日上午,地處大別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縣油坊店鄉東蓮村,蓮花山中心小學門前簡易操場上,幾名小學生奮力爭搶著籃球,周圍的莊稼地里,三三兩兩老年農民閑散地收拾初冬的莊稼地。

操場上的小學生。

11月14日這一天,一群年輕人給孩子們送來了課外讀物。

11月14日這一天,一群年輕人給孩子們送來了課外讀物。

    陽光灑在蓮花山間這片平壩上。霜降過后,山上紅葉正紅,白佛寺、蓮花臺等“蓮花八景”掩映其中。

    雖是周末,朱成玲老師與自己兩歲的孩子卻沒有回到30公里外的家中,他們住在了學校。這位2000年畢業于六安師范學校(現皖西學院)普師班的學生,畢業時并沒有謀得一份正式教職,而是在這個縣另外一所名為江店中心小學內當了幾年“代課教師”。這個拾遺補缺的臨時教學崗位,收入來自因事請假老師的課時費等。

    2007年,縣里舉辦定向招收教師考試時,朱成玲與她在外打工的同學們全部參加了考試。過后,她被分配到了這里,先前她并不知道這所海拔700米的蓮花山上的小學。

朱成玲老師與學生們在一起。

校長何運堂在這里工作了近40年。

課余,老師們洗衣做飯,與平常居家無異。

    “這里比我想象的要好些。”有寬帶可以上網,手機也有信號,與家里聯絡起來方便,并且沒有復式班。最讓她滿意的是,這大山深處的孩子“樸實、聽話,父母在外打工后,他們的自控能力很強。老師布置了的事情,他們大都能很好地完成。”

    與朱成玲年紀相仿的另外三位青年教師,一起來到這里工作,他們每半個月或一個月回一次家。

    朱成玲把孩子帶在了身邊,為此她還雇了個保姆,每月1200元收入有800元給了保姆。不夠的開銷由家里補貼。她很珍惜這份得之不易的工作。

    蓮花山中心小學創建于1953年,原址為陳氏祠,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陳氏祠全部被拆除。學校周圍陳姓人家為大姓。東蓮村村長楊傳貴說,這陳氏祠,原也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王明家族的宗祠。

校園內,陳氏祠殘存的遺跡。 

    王明,原名陳紹禹,故居位于距離陳氏祠20公里外的槐樹灣鄉古城畈。當地人的說法與王明研究者的考證——雙石鄉碼頭村,出入很大。上世紀五十年代修建梅山水庫時,古城畈被淹沒。

    在楊傳貴及老師們的講述中,王明自幼聰慧過人,善描景狀物,7歲即可站在凳子上書寫“門對子”。他曾經為一“油果店”(炸油條鋪)書寫過對聯:

    煙火秋火辣門第 凸瘤革棒人家

    油條的形狀、油條店的情態躍然紙上。據說,這副對子最終還是沒有貼上去,被他當私塾先生的父親認作不雅,換了。

 

    楊傳貴爛熟于心的這則有關王明的故事,金寨這個以“將軍縣”聞名、王明家鄉的小學生們來說,似乎并不了解。當被問及“你知道王明嗎”時,這原陳氏祠遺址上一位小學高年級學生,隨手一指:“那一家!”一旁的老師趕快解釋說:“他弄混了,村里有個同名的,也叫王明。”

    蓮花山中心小學僅有的一座教學樓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建成,當年沒有施工圖紙,工程隊也無資質,這棟樓已被鑒定為危樓。目前教師的辦公室、電腦室及部分教室仍在樓內。11月14日這一天,這棟危樓旁的新教學樓正在封頂,一家企業捐建了這棟新樓。下學期,學校里的近200名學生都可搬進這里上課。(張左 記者 晉永權攝影報道)

來源:新民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