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高考不是詩歌的救命稻草
2009-11-20

2009年11月16日16:08  來源:《現代快報》

  熱點縱論

  (翟春陽)江蘇文聯主席顧浩稱,高考作文“詩歌除外”是對詩歌的歧視(11月15日《揚子晚報》)。這話真是“從何說起”!若這樣的質疑說得通,那高考語文不考書法,是對書法的“歧視”?不考繪畫是對繪畫的“歧視”嗎?高考應設置哪些科目,可以討論,但實在跟“歧視”沒什么關系。

  顧先生又說:“高考作文應該具有開放性,給考生充分的獨立思考的空間。”這話單看,不失為極有見地的主張,然而一聯系下上文,就知其所謂“開放性”只是指允許學生在作文時選擇“詩歌”這種形式,好像是誰一寫起詩歌,就證明他“獨立思考”了。當年小靳莊全村人都會寫詩,與其說他們是在“獨立思考”,不如說他們根本不存在所謂的“思考”——那時的很多人連“思想”都沒有,“思考”就更不用說了。

  有人可能以為“文”是受束縛的,而“詩”是自由的。這是一個誤解,詩同樣不自由,比如律詩;如果“詞”也算“詩”,則“詞”更不自由。但如此理解,也僅限于“形式”,而“形式”的自由與否與“思考”自由與否是兩回事,“自由的思考”未必不可以通過“不自由的形式”來體現,而通過現代詩歌這種“自由的形式”人云亦云、歌功頌德、涂脂抹粉或欲賦新詞強作愁,又不免糟蹋了“思考”這兩個字!“高考作文應該具有開放性”是對的,但作文“開放性”的前提顯然不是“形式”上的開放性,而是思想上的開放性。

  每次討論起高考作文可不可寫詩,總有人提到“拯救詩歌”,仿佛作詩一進入高考試卷,馬上就可以迎來“詩歌盛世”,而佐證則是唐代的“以詩取士”。其實這是一個天大的誤解——歷史上并不只有唐朝把詩列為考試科目,為何唯獨唐詩繁榮?宋朝并沒有“以詞取士”、元代并沒有“以曲取士”,又是什么導致了宋詞與元曲的繁榮呢?唐代詩歌之繁榮固是事實,但在唐代同樣繁榮的,以韓柳為代表的古文家且不去說,不還有傳奇、繪畫、書法、音樂以及舞蹈嗎,有哪一個屬于“以×取士”呢?求解唐詩繁榮之由,要以唐代文化整體的繁榮為背景,而唐代文化繁榮顯然不是“以×取士”所促成,而緣于唐代整個社會的空前開放與自由。此理中外皆然,西方之“文藝復興運動”不也同樣如此?不明白這一點而把高考作文當成救命稻草,是緣木求魚。

  所謂“詩以言志”,你“各言爾志”就是了,詩之繁榮與否,妨礙你“言志”了嗎?

來源:人民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