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大學生是公認的天之驕子,考上大學便是跳過了龍門。但隨著大學的不斷擴招,大學生的神圣地位越來越下降,甚至有人發出了“大學生工資不如民工”的慨嘆。其實我覺得大學生大可不必如此妄自菲薄。
磨刀不誤砍柴工。上學讀書便是磨刀,而且是磨刀時最關鍵的一道工序——開刃。刀磨得好,砍柴效率便大大提高。當你攜著鋒利的砍刀來到山上時,你可能發現那些不曾磨刀的同伴已經憑借蠻力砍了不少柴,已經占據了有利的地形,而且已經掌握了砍柴的許多要領。而你呢?你必須從頭開始,從最艱難的地方開始,而且還要經歷一個逐步熟練的過程。最初你砍柴的速度也許會比別人慢,但憑著手中的利刃,你終究(而且很快)會超過他們。到日落西山時,你將是笑到最后的人。
大學生也是一樣。你在學校掌握了寶貴的知識,就好比有了一把鋒利的砍刀。當你來到社會上時,你可能會發現你尚不能自如地運用這些知識,也還不適應這個復雜的市場。相比之下,那些與你同齡的民工似乎更受歡迎一些。他們在自己的行業內有了一定的關系網,掌握了一定的勞動技術就技巧,而且他們不惜力氣。他們的收入可能會高過你。但是,請你不要羨慕他們,因為他們的前方是下坡路,而你正在上坡。一個23歲的民工可以比23歲的大學生掙得多些,但30歲的民工則只能掙到30歲工程師的十分之一,50歲民工的收入也許只有50歲教授的百分之一。這又好比田忌賽馬。你用自己最弱的年齡段與民工最輝煌的時期相比,看似你輸了。可是拿整個一生來做比較,你不但贏了,而且是大獲全勝。
我在電視上看到這樣一個例子:十年前,一位學建筑的大學生覺得讀書無用,中途退學開始了打工生涯。最初他是很得意的,他的收入比一個新畢業大學生的工資還高。但幾年后他便不再這樣想了,因為昔日同學們的職位和收入都是芝麻開花節節高,而他卻是原地踏步。后來他輾轉來到一個同學的手下做技術員,遇到問題時經常要跑二十里地去向自己的同學請教。最后,一次同學聚會更促使他徹底看清了讀書的重要。他重新復習參加了高考,現在又坐到了大學校園里。雖然迷途知返難能可貴,但這代價真的是太慘重了。
我周圍也有不少這樣的人。20年前我家所在的單位效益很好,我的不少同學都放棄了考大學的機會,而是在初中畢業就上了廠技校,甚至直接招工進了工廠。到我大學畢業時,他們大多已經是熟練工人,工資和獎金都比我高。但后來廠里效益變差,我跳槽出來另謀了出路,而他們則都繼續死守在那里,日夜祝告著廠子千萬不要垮臺……
以上只是從經濟方面分析大學生和民工的前景。即便拋開這些不談,也沒有人愿意不做大學生而去做民工。作為一個有知識而生活清貧的人,你的生活質量實際上遠遠高于一個文盲富翁。你可以讀得懂《紅樓夢》和莎士比亞,聽得懂古典音樂和歌劇,而他們不能。他們可能還意識不到這一點,這正是他們的悲哀所在。
國家貧窮,教育水平落后,教育資源緊缺。國家沒有能力讓所有的孩子都進入大學學習。那些民工是值得同情的,他們注定要付出幾倍的辛苦來維持自己的生活。與他們相比,大學生仍舊是幸運兒,是天之驕子。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