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 2009年12月30日14:17
山東省多所高校寒假“變長”,部分家長對此頗有微詞。日前,山東省教育廳下發規范全省高等院校假期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高等院校應當安排充足的教學時間,每學年寒假、暑假放假總天數不得超過85天,并不得以實習的名義變相放假。(新華社12月27日)
看過新聞,才知道,有的大學從這周一就開始放寒假了,而寒假還出奇的長——青島農業大學決定12月28日起正式放寒假,寒假一直延續到2010年2月28日,該校的學生們將有整整兩個月的假期。其他山東高校的寒假也比通常的四周寒假多出兩周。
據稱,有的高校寒假“變長”是因為“補上已取消的國慶長假”,但寒假比往常多出兩周,甚至四周,卻讓家長擔心,這是大學壓縮辦學成本的變相做法,導致大學教育嚴重縮水。
從教育部門下發規范全省高等院校假期管理的通知看,借放假,或者實習變相放假,來節省辦學成本,“克扣”大學教育的,在山東并不是偶爾為之。而一所大學究竟該怎樣給學生放假,也需要政府部門來規范,聽看上去多少有些黑色幽默。
這一規范本身,至少反映出以下兩方面問題。其一,在以學費養學校的宗旨,以及經費的壓力下,近年來,不少大學的人才培養成本極度壓縮,有數據顯示,有的大學的生均培養成本僅僅兩三千元,還不如發達地區生均小學培養成本的五分之一。而壓縮成本的辦法,包括提前讓學生實習,有的學校甚至整個畢業年級,都讓學生自己找實習單位,由此節省一年的培養成本;有的則聘請大量的退休老師、在校研究生做教師,以此節省教師費用;而增長放假時間,是在上述辦法之外的新辦法,可以說,該想的已經想了,該省的已經不能再省了。
其二,如此“省”之下,學生的培養質量難以得到保障,可是,對于學校的做法,一方面,有的學生不以為意,反而認為多放假,多休息,比呆在學校里更有勁,對此提出意見的多是學生家長,覺得孩子怎么暑假剛過,上學沒幾天,又放寒假了,繳了學費,沒有獲得相應的教育。另一方面,就是學生和家長有意見,可沒有反映渠道,學校行政會議作出決定之后,學生們只有執行。
在筆者看來,學生和家長縱有意見,卻對學校的決定無可奈何,最終只有靠行政機構發布“規范”,這才是大學放假也要規范的根源所在。而這也導致我國高校辦學質量下降,高校教育服務水平不高,學生對大學學習不感興趣的惡性循環。
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要讓大學為學生提供有質量保障的教育,需要兩個基本的制度。一是學生自治制度,高校的辦學自主權,與學術自治、教授治校、學生自治,是一個整體,如果一所學校擁有自主權,但卻不是學術自治、學生自治,教授無權治校,學生無權自治,就會導致行政獨大,行政想做啥就做啥,難以避免出現損害教師和學生利益的“辦學”行為。因此,在世界一流大學中,學生自治是基本的辦學制度,學生會組織由學生自己選舉,代表學生,參與學校辦學決策與監督,以此維護學生的權益。
二是學生自由轉學制度,如果學生對學校的辦學質量、教育服務不滿,可以選擇離開學校,申請轉學到其他大學,這讓大學對教育質量和教育服務,不能掉以輕心,寧可壓縮其他開支,也不減少對教育教學、學生服務的投入??稍谖覈?,不存在自由轉學制度,不論學生對學校有多么不滿,也只有陪伴到底,否則就只有退學,如果要讀大學,只有重新參加高考來一個輪回。
現實一再表明,沒有基本的現代大學制度建設,我國的大學,難成“現代大學”,類似的學校一再延長放假,靠延長來節省辦學開支,最終要由行政機構出面規范的離奇事件,還會接連上演。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