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生楊濟源抓小偷犧牲 授予見義勇為稱號
edu.ce.cn 2010年01月03日 08:04 來源:京華時報
同學們送別自己的英雄。圖/CFP
2009年12月31日22時許,4名小偷在浙江工業大學北門附近行竊。這一行為被楊濟源等大學生發現,他們勇敢地圍上去準備抓住這些歹徒。其中一個小偷被抓獲后,在掙脫過程中用隨身攜帶的刀子將楊濟源捅傷。楊濟源被立即送往醫院,經搶救無效,不幸犧牲。 2010年1月1日16時30分,4名犯罪嫌疑人被全部抓獲。目前杭州已經追授楊濟源杭州市“見義勇為積極分子”的榮譽稱號。
>>事件
抓小偷被刀捅身亡
2009年的最后一晚,原本是要召開班長會議,但楊濟源沒去,他叫上了幾名同學外出,另一個班的班長呂同學說,“他們班最近有好幾個同學的手機都丟失了,他和同班的同學去抓小偷了,沒想到就真的遇見了,他是個很為班級同學著想的人,沒想到……”說著,呂同學掩蓋不住內心的悲哀哭起來。
晚上10點多,楊濟源和其他兩名同學一起出了學校北門,途經德勝路小吃店門口時果真遭偷,楊濟源與同學等人一起將正在行竊的小偷扭獲。
在與歹徒搏斗的過程中,楊濟源被其中一名歹徒用隨身攜帶的刀子捅傷,當即倒地。
晚上11點多,楊濟源被送往浙江省人民醫院,傷勢嚴重,生命垂危,終因搶救無效,不幸犧牲。
>>目擊
歹徒大喊“捅死你”
1月1日,經過反復打聽,記者找到了一位目睹整個過程的同學,她說,31日晚上10點多,不少同學都在等著買夜宵,突然有人叫了一句:“怎么回事?”
“我們的注意力很快被一個很高很瘦的男同學吸引過去了,緊接著,那個男生就和一群人扭打了起來,當時我還以為是打群架了。”
在扭打過程中,有兩個模樣不像大學生的年輕男子往馬路上逃跑,但尚有一個被同學們圍堵著,這名男子突然掏出一把匕首,對著圍著他的同學大喊:“我一刀捅死你。”
“因為人多,同學們并不害怕。但幾分鐘后,就看到剛才那個高個子男同學捂著肚子蹲下了,還有同學喊‘有人受傷了!有人受傷了!’”
附近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居民說:“從聽到喊聲到大學生被刺,最多就七八分鐘。后來學生們也顧不了別的,趕緊把受傷的扶起送醫院。”
中刀的大學生就是楊濟源,在浙江工業大學07級化學工程專業讀大三。
腹部中刀的楊濟源是在31日10點40分左右被送到浙江省人民醫院急救中心的,雖然醫生護士努力搶救,但1日凌晨0點45分,楊濟源停止了心跳。
>>破案
四名嫌犯全部抓獲
案發后,市、區兩級公安機關迅速組成專案組,展開偵破。經參戰民警連續18小時的縝密偵查,1月1日下午4點30分,全部抓獲了此案犯罪嫌疑人,他們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經初步審查,犯罪嫌疑人共4人。楊某,男,26歲,甘肅西和縣人;卜某某,男,25歲,寧夏隆德縣人;馬某某,男,32歲,寧夏西吉縣人;張某某,男,21歲,新疆沙灣縣人。
傷人的是楊某,在被楊濟源等學生扭獲時,他邊掙脫,邊用隨身攜帶的刀子,將楊濟源捅傷致死,并與馬某某、張某某等一起逃離現場;另一犯罪嫌疑人卜某某被當場抓獲。
目前,4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調查
事發地小偷常活動
浙工大后門對面的曉麟奶茶店一帶,是31日晚的事發地。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聽到最多的就是,“這里的小偷特別多。”
在“鄉集客”餐飲店內,服務員小杜告訴記者:“這里平時都是大學生,一到晚上人特別多,小偷也是很多的。”小杜說自己的手機就在前兩天在店門口被偷走了。
回憶起31日晚上的情景,小杜還心有余悸,“當時我正賣東西,看見有人突然爭吵起來,然后幾個人在我店門口突然打起來,后來從我店門口一直打到曉麟奶茶店門口,最后看見一個人倒下來了。”
“這里的治安狀況早已出現了問題,距離事發地不足10米的某煙酒店老板(不愿透露姓名)激動地說:“這里的小偷有10多個,都是慣偷了,我們都經常看見的,連小孩子都知道的。”
而問及為什么不報警的時候,老板表示自己是做生意的,只是敢怒卻不敢言。工業大學大三學生李萌說:“我自己的錢包就在奶茶店門口被偷走了,我有很多同學都丟過東西,但是卻沒有辦法。”
>>追授
授予見義勇為稱號
2日中午,受浙江省領導的委托,浙江省見義勇為基金會有關負責人專程前往慰問楊濟源的親屬,并代表浙江省見義勇為基金會向楊濟源的家屬送上慰問金。并追授楊濟源杭州市“見義勇為積極分子”的榮譽稱號。
楊濟源臨危不懼、勇斗歹徒的英雄事跡,在校外也引起強烈反響。受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委托,杭州市委副秘書長、辦公廳副主任萬光政,于1日晚專程看望慰問了楊濟源的家人,對楊濟源在抓捕小偷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嫉惡如仇、伸張正義的英雄壯舉予以高度評價。
另據介紹,浙江工業大學同時對相關的9位同學和楊濟源生前所在的化學工程專業0701班授予相關榮譽稱號。學校所在地的杭州市拱墅區見義勇為基金會向參與抓捕違法犯罪嫌疑人的浙工大學生楊吉興、梅曉東、李向陽、嚴海宇、錢江和正在家休息期間參與抓捕的大關派出所協警崔國民等6人授予“拱墅區見義勇為積極分子”榮譽稱號,并頒發了獎金。
>>追思
22歲的楊濟源犧牲了,他的離去震動了校園。2010年1月1日上午,浙江工業大學的精弘論壇里專門開辟了“紀念楊濟源”的板塊,兩小時即已達到2000多帖。楊濟源在校內網上最后的簽名——“男人可以沒才,可以沒錢,但是不可以沒責任感。”被發掘出來,傳遍了校園,成為同學口口相傳的名言。
“泣別英雄,楊濟源走好。”1日傍晚時分,學校在體育館為楊濟源設置了靈堂。聞訊后,悼念的人群朝這里涌來,直至22時,靈堂門口仍排著隊,人流慢慢地移動,在沉重悲愴的哀樂中,許多與楊濟源素不相識的同學手持白菊,走到楊濟源的遺像前三鞠躬。
1日22時30分左右,距離事發整整24小時,許多人又自發地匯聚到學校操場,在夜幕下點燃悼念的蠟燭,拼成“20100101”字樣,映照著那一朵朵寄托哀思的白菊。
“男人可以沒才,可以沒錢,但是不可以沒責任感”的簽名網上流傳。
>>回憶
“正直的好班長,他的班級是最有凝聚力的。”
1月2日零時,4位同學還在操場的燭光邊為楊濟源“守夜”。“等這些燭光燒完熄滅了,我們再走。”寧夏小伙子馬巍告訴記者。
“31日22時14分的時候,我們還通了電話,說好要碰頭商量事情,沒想到22時38分就發生了這樣的事。”馬巍哽咽了。在楊濟源生前,他們既是親如兄弟的同學,又是學生工作中的好搭檔。楊濟源的離去令他感到異常悲痛,但他對楊濟源見義勇為的舉動并不感到意外:“以他的性格,當時他肯定會出手,雖然這個結果讓我們非常難以接受。”
在楊濟源擔任班長的班級里,約30名同學分別來自寧夏、福建、安徽、山西、浙江等地,卻始終親如一家。在老師和同學的回憶中,這位高高瘦瘦、特別陽光的男生,就是團隊的“主心骨”。“楊濟源是個北方男生,正直、大氣,做事又很細致,很受同學歡迎。他擔任班長的班級是年級里最有凝聚力的。”楊濟源所在年級的年級主任周老師這樣評價。
楊濟源同時身兼年級副團總支書記一職,還參加了志愿者工作,所有事他都認真負責。只有少數人了解,老家在天津薊縣的楊濟源其實家境一般,務農的父母要擔負三個孩子的成長費用。入學前兩年,他一直在勤工儉學。
>>應急
心理輔導師陪伴安撫當事學生。
這個跨年的夜晚,楊濟源的同學都是在醫院里度過的。負責學生危機心理干預的邱老師,一直相伴學生左右。
“尤其是那些當事學生。起初他們情緒波動很厲害,還是以陪伴為主,讓他們宣泄,不過現在他們很安靜。”邱老師說,“有個學生直到現在還很自責,因為是他叫楊濟源一起去的。”
>>父母不相信這是真的
元旦一大早,父母從天津乘飛機,為不引起楊濟源父母的情緒波動,學校工作人員告訴楊濟源父母,他們兒子生病了。直到下午1點到杭州,兩人得到的消息卻是,兒子去世了。
“受不了打擊,兩夫妻痛苦不已,情緒很不穩定。他們一直說,‘我不相信這是真的’!”俞老師說。
在老師、同學、心理醫生的陪伴下,傍晚5點半左右,兩夫妻吃下飯,準備晚上7點半參加學校組織的追悼會。
據新華社《錢江晚報》《青年時報》
(責任編輯:王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