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02 09:30:19 來源:無錫日報
寒假年年有,但是錫城一些中小學今年布置的寒假作業增添了新內容:除了雷打不動的文化科目外,還有一定分量的體育作業,“題目”也十分新鮮有趣。有的學校還對學生體育作業的完成情況制定了考核辦法,將在開學時進行檢查,使體育作業從過去的“軟任務”變成了“硬指標”。一些剛剛領到體育作業的孩子摩拳擦掌:這下可以痛痛快快“玩”一下了!“我是運動達人”,這是無錫市僑誼實驗中學今年布置的寒假體育作業題目,他們的口號是“我運動、我健康、我成長”,要求學生在假期中每天參加1小時體育運動,項目由孩子自己選擇。連元街小學的體育作業同樣是每天參加1小時體育活動,在寒假生活指導手冊上,體育作業和其它作業并列,要求小學生們“爭當體魄強健、活潑開朗的好少年”。僑誼實驗中學的大隊輔導員季昱說,許多孩子在假期因缺乏老師的監督和指導而比較“放縱”,體育鍛煉很容易被忽視。所以,給孩子布置硬性的體育作業,有助于保持體育鍛煉的連貫性,避免孩子假期體質下降。
為了檢查寒假體育鍛煉的成效,許多學校巧妙設計了開學后檢查體育作業的方法,讓一些“小懶漢”們無法再偷懶。東林小學的老師告訴學生們,開學后要舉行跳繩、踢毽子比賽,評選“跳繩小超人”和“踢毽子小超人”,孩子們必須人人“過關”,一個都跑不了。而僑誼實驗中學則要求每個學生,開學后上交自己爭當“運動達人”以及與家人、朋友一起運動的照片,舉行一個攝影比賽。
體育作業得到學生的熱烈歡迎。僑誼實驗中學在布置體育作業前曾征詢意見時,孩子們歡呼雀躍,不少人立即與志趣相投的同學約好一起“做作業”;東林小學五年級有個班的學生,這幾天已經開始到保利廣場的乒乓球室去舉行比賽,集體完成體育作業。不過,也有老師對體育作業能否真正落到實處表示擔憂,一位體育教師說:“一個學期的鍛煉成果,往往在一個假期付之東流。”少數家長對布置假期體育作業有抵觸情緒,認為假期是參加文化課補習的好時機,體育鍛煉可有可無;還有的家長則對孩子們的假期生活放任自流,吃零食、睡懶覺、打游戲、看電視成為一些孩子假期生活的“主旋律”。
專家表示,寒假正是鍛煉身體的大好時候,讓孩子們適當補充體能,不失為一種健康有益的度假方式。專家建議,學生的體能鍛煉每周至少3次,每次大約1個小時左右,其間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要結合。適合的運動方式很多,室外可以進行的如跳繩、快慢跑結合、踢毽子、滑冰等,室內如羽毛球、乒乓球、室內籃球、游泳等。 (趙暉)
來源:太湖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