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3月26日 16:45:12 來源:山西晚報
一方面,教育部門禁止學校組織學生補課;但另一方面,學生不補課,學校就無法完成教學計劃。面對"禁補令"下的尷尬,有人大代表建議--
"只要一提到學校補課,大多數人的反應是學校違規,又在收錢!可人們不考慮學校完成教學計劃的時間夠不夠,學校為什么要補課!"這是今年太原市"兩會"上,一位人大代表提出的問題。這位在教育系統任職的代表,對太原市學校補課情況進行了專題調查,并建議放寬學校補課的限制,適當給予補課老師報酬。
這位代表的意見在會上引起熱烈討論,也讓很多人開始重新認識和思考"學校補課"這個老話題。3月24日,本報記者對太原市補課現狀進行了調查。
市人大代表:放寬學校補課限制
這位人大代表的報告調查對象包括學生、教師和家長共上千人。所調查的學生涉及初一到高三,97%的學生現在都在校外補課,補課的科目各科都有。補課原因的調查中,37%學生補課是因為升學壓力大,20%學生是家長要求的,剩下的是其他原因。
通過對家長的調查,84%的家長讓自己的孩子在校外上補習班,補課的主要原因是學習內容多,學習跟不上。
一半以上的老師認為應該給學生補課,學生課程較為緊張,需要增加課時。
關于費用的調查,有24%學生報了近百人的大班,35-50元/小時;46%學生報的是10人左右的班,100元/小時;30%的學生上的是一對一的小課,200元/小時。
調查報告指出,學校不補課,不意味著家長不給學生補課。然而,社會力量辦學魚龍混雜,有的家長花了大價錢,可能孩子學不到東西,無形中增加了支出。建議政府統一劃定學校補課收費標準,學校提供設施。例如:每節課按2元/每生計算,每學期約190余元。這位人大代表認為,相比社會力量和培訓機構辦學,費用低、效果好、針對性強,家長應該會接受。同時,放寬對學校補課限制,以便學校完成教學任務。
"禁補規定"有些尷尬
對于教育部門規定的中小學校一律不準補課,高中學校可以補課但是不能收費的規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校長提出質疑:"這樣的規定與實際情況有很大差距。比如畢業班的學生不補課怎么能應付升學考試,而補課不讓收費,老師付出的勞動怎么算?學校根本沒有經費來給教師發補課費。"
市教育局負責人表示,現在的"禁補令"比較尷尬,但是沒有其他辦法。
"禁補令"促成補課格局
教育部門"禁補令"原來是為了給學生和家長減負,可實際結果是把家長和學生"堵"到學校之外,給民辦培訓學校帶來商機。公辦教師不讓在學校補課,多被民辦學校聘用或在家辦班。有的學校補課轉入地下,偷偷收錢。
因此,有人認為這種對學校補課"一刀切"并不合理。一位校長舉了個例子,這個學期教學時間只有18周,如果按照這樣的時間完成教學任務,肯定會在教學中做出"夾生飯",學生不能完全掌握,不補課肯定不行。
"補課"是否該放開觀點不一
"禁補令應該堅決執行,隨意放開可能會滋生更多問題。"對于是否該給學校補課放條"生路",政協委員陳北原觀點鮮明。
他說,目前實施的"禁補令"是教育部門、專家、學者經過多方調研,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和利弊做出的一個決定,其存在的合理性也是經過多方推敲的。如今學生利用周末時間補課,說明孩子課堂上的知識沒有消化好。"學校應該把目光轉向怎樣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上,讓孩子在課堂上把所學知識吸收、消化好。學校補課放開后,綜合收費也許相對較低,但會不會滋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給補課的孩子吃偏飯呢?"
政協委員崔曉青則覺得,應該適當放開學校補課,讓優秀教育資源能夠社會共享。"我們應該制定一個合理的制度,既能讓孩子們學得好,又能讓優秀教師得到相應報酬。"崔曉青說,如果學校能夠統一補課,還可以排除很多安全隱患,同時解決社會辦學亂收費現象,家長也會很放心。記者 王冠興 要維維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