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民間助學”催發愛心蕩漾
2006-05-18
 5月15日,寧波市北侖區一位名為“笨笨”的網友,因為沒有“搶”著貧困助學對象,在一家媒體的“熱線網上聊”專欄中感慨地說:“人家是買東西要搶,現在是搶著做好事啊!” “笨笨”所說的好事,是5月14日母親節這天,由寧波晚報、北侖區扶貧辦和貴州省臺江縣扶貧辦舉辦的大型助學活動。這次結對助學,確實有點像“搶”。
活動定于早上8點到11點在北侖影劇院廣場進行,但有人7點鐘就到了。活動組織者最初還怕冷場,誰知愛心架上的學生卡在90分鐘內被一掃而光,1209名貧困學生全部得到了結對,收到結對款24萬余元(相關報道見5月16日《人民日報》)。這次大型助學活動,在寧波和貴州兩地引起了強烈反響,在北侖區更是催發了一股愛心潮。 這是寧波人愛心的又一次集體釋放。在寧波,有一位慈善捐助者,名叫“順其自然”,每年全市的“一日捐”中,他捐的善款都是個人捐款最多的,連續6年來,共計捐款92萬元。如今,“順其自然”已經成了寧波人愛心和仁善的象征,也成了市民競相學習的榜樣。

  去年,身患白血病又缺治療費用的青海鄉村女教師羅南英到寧波求醫,僅一周時間,向羅南英捐款的市民就有2000多人,金額達到60萬元。一時間,寧波“愛心城市”的美名遠揚。“民間助學”活動的爭搶場面再一次說明,市民間蘊藏著巨大的愛心力量。只是,好多時候,由于缺乏合適的渠道和激發點,不能得以很好地釋放。資助一名貧困生,最少的一年只需150元,最多的500元,個體的愛心力量,雖然不大,但愛心無價,量力而出,匯流成河,蔚成風氣。一個地方,大額捐款與結對捐助相輔相成,參與慈善活動的人越多,其慈善風氣就越濃厚,愛心潮流也就越澎湃。 一位來自青海鄉村的女教師羅南英,這幾天成了寧波市民的“公共親人”。她患白血病又缺治療費用的事,經《寧波晚報》連續報道后,許多人還到第一醫院看望她、陪著她、鼓勵她。這是相對富有者與比較貧困者之間一次真誠的對話。
  
  與“天下苗族第一縣”臺江縣相比,國際化都市寧波確實算得上發達、富足,但一些父母卻為孩子“身在富中不知富”而犯愁時,臺江縣的許多孩子卻“求學路艱,陡過峭壁懸崖”(臺江縣民族中學高三理科班學生張靜語)。在這次“民間助學”活動中,許多家長都是被苗鄉學子的貧困和不屈不撓的求學精神深深感動,想給自己的孩子“找一個窮朋友”,借此了解國情,增強責任意識、節約意識和奮斗動力,并能經常和結對同學通信,互相了解,相互學習,共同成長。一個國家,不可能隔裂開來發展;一個人,在與別人的比照中才能更準確地認識生活和自我。慈善捐助被譽為“第三次分配”,它既能改變一些個體貧困者的命運,更能化解一些社會矛盾,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了解和整個社會的和諧。 這是對捐助活動的一次成功創新。許多人不愿意參與捐助活動,并非沒有能力和愛心,擔心捐出去的錢“走了瞎路”是一個重要原因。2005年,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出資210萬元,定向資助100名家境貧寒的學生,但有些地方報上來的“貧困學生”竟是領導子女,逼得他自己成立助學“驗證團”,為此花費了20萬元路費、住宿費等。要求“捐當其用”是捐助人的權利。北侖的這次助學活動,采取的是“政府組織、民間出力”的辦法。先期的充分調查,保證了結對學生的“真實貧困”。將學生的自我介紹、照片、感受等制成卡,為捐助者提供了直觀的感受。再就是,“一對一”捐助,捐款當場自己寄發,化解了許多人的擔憂。而捐助活動本身的形式簡單、門檻不高,也提高了普通民眾的心理認同和參與熱情,是對“官方助學”體系的有益補充。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應松年說,“這種小而精的捐助形式算是一個比較成功的個案。” 這是對社會主義榮辱觀的一次生動實踐。

  這些年,有些人富了,卻以大吃大喝為榮,以賭博嫖娼為榮,以奢侈浪費為榮,使得一些地方的社會風氣急劇惡化,是非不分,榮辱顛倒。北侖區先有工商局和電視臺的77名職工資助125名貴州孩子上學,一石激起千層浪;接著北侖民間助學團開始了“愛心之旅”,在貴州出資40萬元捐建了兩所學校,還結對了35個孩子,更是成了當地“最大的新聞”,人們紛紛詢問助學事宜;而90分鐘的“愛心接力”則說明,揚榮棄恥,愛心蕩漾,是人們的普遍追求,關鍵是要有“帶頭人”,要促成榮辱分明的價值認同。愛心是會傳染的,就像歪風是會越刮越猛的一樣。一個地方,如果正氣不足,必然歪風盛行。“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結對助學,人們搶著以幫助他人為快樂,為光榮,是對社會風氣最好的凈化。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民間助學”宛如一縷春風,催發愛心蕩漾,春意無限。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