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租住長沙市蔡鍔北路附近的曹湘凡近來特別忙:高考在即,他除了擠時間系統復習功課,準備迎考外,白天和晚上還要上門家教掙錢養家。殊不知,今年已38歲的曹湘凡,此前已斷斷續續參加了11次全國普通高考,同時,他也在長沙度過了風風雨雨的8年家教生涯。
19年參加11次高考
身材高大、樸實憨厚、善于言辭,這是曹湘凡留給記者的第一印象。昨日,在其租住地,記者見到了剛家教回來的曹湘凡。據介紹,曹湘凡老家在常德漢壽縣豐家鋪鄉楓樹村大坪組,他上有父母親,下有3個子女。六姊妹中,他排行第三。1987年,他從漢壽二中文科班應屆畢業,首次參加全國普通高考,但成績離錄取分數線差幾十分。第二年,他回母校復讀,但高考時又以2分之差名落孫山。1989年,他換到漢壽六中復讀,高考再次失利。從1987年至2005年的19個年頭里,他先后11次參加全國普通高考,其中有3次考取專科院校,自認不理想而放棄就讀。
成人高考曾考上北大
但曹湘凡也有過成功的考試經歷,他對自己曾經參加過的一次成人高考至今念念不忘。據介紹,那是1998年,那年因年齡限制,他沒能報考全國普通高考。無奈之下,只得參加當年的全國成人高考。考試結果出來,他考上了北京大學國際學院政治學專業。“那年正遇上妻子生病需要照顧,家里經濟比較緊張,加之考取的是自己不喜歡的專業,我就放棄了。”談及高考中比較得意的一次,曹湘凡言談中似乎透露出一絲欣慰。
苦力活堅定高考信念
19年中,曹湘凡曾經有過4年外出干苦力活的打工生涯。也因為這段他認為“黑暗”的經歷,堅定了他屢次參加高考的信念。據曹湘凡回憶,1992年至1995年,他先后在廣東東莞、梅縣等地建筑工地打工,從事混凝土澆筑等體力活。非常辛苦,但收入卻不高,一個月才幾百元。曹湘凡認為,干苦力活那段時期是他最黑暗的時期,這堅定了他考一所理想本科大學的信念。他告訴記者,自己理想中的大學是中國人民大學,國學是他最喜歡的專業,但一直未能如愿以償。因為擔心高考成績會不理想,他今年準備報考湖南師范大學。
準備考到45歲
“如果今年考不上,我來年還會繼續參加高考,準備一直堅持考到45歲為止。”當記者問及今后的打算,曹湘凡一點都不含糊。他毫不忌諱地告訴記者,他來長沙邊從事家教邊參加高考已經8年了。這些年賺的錢,就基本花在了高考上,買復習資料、報考費,一次高考下來,費用好幾千元。盡管如此,妻子仍然理解支持他。現在他自己有3個小孩,放在老家由老人帶。
家人不支持不反對
“他都38歲的人了,還考什么啊,再過兩年我都要退休了。即使考上了,年齡那么大,哪個用人單位要他?但他有這個愛好,高考都成癮了,我們也沒辦法。”談及弟弟,哥哥曹志凡一臉的無奈。他苦笑著告訴記者,就弟弟參加高考,他們兄弟姐妹均持不支持不反對態度。曹志凡還透露,平時家教,弟弟寧愿步行一個小時也不愿坐公交車,省下的錢用來買書。
“人各有所愛,他喜歡學習。為了高考,租住這間不足5平方米的破舊房子已經8年了,小倆口家教掙錢早出晚歸,生活特別清苦,真不容易。”提起租住戶曹湘凡,蔡鍔路司馬里的房東秦四元深表理解。(本報記者周和平 實習生延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