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5月07日 作者:沈曉明 來源:中國教育報
●從教育生態看,單一的公辦教育難以滿足社會的需要,也影響到教育水平的總體提高。未來十年,如果民辦教育沒有發展好,那么上海的教育很難說是成功的。
●堅持公益性、有質量、有特色、有活力的民辦教育才是符合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特點、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多元化需求的民辦教育。
上海市副市長 沈曉明
改革開放之初,我們大力鼓勵社會力量辦學,其主要原因是當時國家財力有限,對公辦教育的投入嚴重不足,急需民辦教育補充教育資源。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公共財政不斷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公共教育資源供需矛盾趨于緩和。在這樣的背景下,上海是否還需要發展民辦教育?
從世界公認教育水平較先進的國家看,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與政府財力水平的提高,對民辦教育會有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民辦教育通過改革實現新的發展。從民辦教育的實際貢獻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民辦教育在補充社會急需的教育資源、緩解政府公共財政壓力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公眾對教育服務的多樣化需求,并推動了教育體制機制的創新、增強了上海教育的活力。民辦教育已成為上海教育事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教育生態看,單一的公辦教育難以滿足社會的需要,也影響到教育水平的總體提高。只有公辦、民辦教育共同發展、相得益彰,才能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辦出人民滿意的教育。
因此,我們要從促進上海教育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審視民辦教育的重要性,確保民辦教育在上海教育事業總量中始終占有合理的比重??梢哉f,未來十年,如果民辦教育沒有發展好,那么上海的教育很難說是成功的。
上海需要什么樣的民辦教育?首先,我們需要堅持“公益性”的民辦教育。教育是一項崇高的事業,民辦教育作為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同樣屬于社會公益事業。因此,我們需要的是對國家、對社會、對學生負責任的民辦教育,是以培養人才為第一要務的民辦教育。
其次,我們需要“有質量、有特色”的民辦教育。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民辦教育需要盡快從規模擴張轉變到質量提升的發展道路上來,需要培育具有較高教學水平和多樣化辦學特色的民辦教育。
再其次,我們需要“有活力”的民辦教育。作為由社會力量舉辦的教育機構,民辦學校在法律規范的辦學框架內擁有較大的辦學自主權。當今社會,生產方式與經濟水平加速發展,對教育服務的要求也不斷變化。因此,我們需要的是能夠充分發揮體制機制優勢、緊跟社會公眾需求步伐,不斷改革創新的民辦教育。
上海應該怎樣發展民辦教育?首先,政府要積極支持。“公益性”的辦學特點,決定了政府公共資源要支持民辦教育的發展。政府的支持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要統籌規劃。政府應將民辦教育納入上海教育事業的總體規劃,對本市民辦和公辦兩類不同學校在培養目標、辦學定位、總體布局等發展戰略上通盤考慮,形成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二是要政策支持。市區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加強溝通協作,按照部市合作協議的要求,在健全和完善民辦學校財務管理制度、切實落實民辦學校法人財產權、完善公共財政對民辦學校的資助制度等方面先行先試,促進民辦教育整體健康、快速地發展。三是財政扶持。在民辦學校堅持公益性、依法規范辦學的前提下,政府還應當利用公共財政資金予以支持。
其次,民辦學校要加強自身建設。民辦教育的發展,外部支持固然重要,但自身的建設更為關鍵。我認為,民辦教育的自身建設重點要抓好以下幾點工作:一是辦學定位要找準。民辦學校內涵建設的關鍵在于轉變發展方式,從主要依靠規模發展,轉變為找準辦學定位、提高辦學質量、形成辦學特色。二是隊伍建設要加強。一所學校要提質量、創特色,必然離不開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各民辦學校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做到“留住一批”、“培養一批”、“引進一批”。三是管理水平要提高。當前的重點是所有民辦學校要依法辦學、規范治校,同時民辦高校還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落實法人財產權,這也將作為政府對民辦學校支持的前提。
再其次,各方面要共同關心。一是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協作。民辦教育的規范和發展不是教育部門一家的事,在縱向上涉及市區兩級政府,在橫向上涉及發展改革委、財政、民政、工商、稅務等多個部門,需要通力合作,共同促進民辦教育健康規范發展。二是公辦學校要積極支持。希望公辦學校能夠更加大氣、更加主動、更加全面地對民辦學校進行支持,共同為社會提供更多優質的教育資源,培養更高素質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三是中介組織要完善服務。希望各中介組織能夠充分發揮各項作用,增強行業自律、完善社會服務、加強溝通建議,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四是公眾媒體要全面支持。我們應當看到,違規、違法的民辦學校只是少數,當前上海民辦教育總體上健康穩定,在社會經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值得我們宣傳鼓勵。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