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引領青年學生投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征程,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承民族傳統,弘揚時代精神,實踐中了解國情、接受教育,增長才干、奉獻社會,牧醫工程學院精心組建了一支赴開封縣仇樓鎮十里鋪小學愛心實踐團隊,于7月4日奔赴開封縣十里鋪小學,開展了為期一周的支教生活。
課上師生課下情
上圖:大家一起學習手語
7月4日,成員們懷著無限的憧憬和激動來到了開封縣仇樓鎮十里鋪小學開展支教活動。一行人的到來受到了當地村民和學校師生的熱情歡迎。當天,成員們在學校門口開展了招生工作,受到當地家長和學生的大力支持,直到下午,共招到學生150余人。晚上,成員們與校長交換了教學意見,校長放心地拍了拍隊長王連青的肩膀說:“把學生交給你們,我放心!”
為了給自己的學生們上好第一節課,當天晚上,同學們忍受著渾身的疲倦,備課到12點。盡管如此,大家仍舊不敢胸有成竹地放心休息。
7月5日,成員們正式開始了短暫的教學時光。雖激動不安但有條不紊,學生們一張張認真的面孔,一雙雙求知的眼睛,讓成員們感動著并欣慰著。
下午的課外拓展課上,成員們在操場上交學生們手語《感恩的心》。手語對于這群可愛的孩子們來說,無疑有著極大地吸引力。學生們認真學習,專注的神情大大鼓舞了支教的成員。
下課后,成員與學生們一起打掃教室和操場,成員與自己的學生們開心的談天說地,師生情誼不斷增強。
愛心流淌十里鋪
上圖:成員正在幫扶孤寡老人打掃房間
為了增進相互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成員們于7月7日上午在空地上舉行了一場“愛心”拔河比賽。成員們拿出自己隨身攜帶的筆記本、筆袋、小飾品等作為獎品,獎勵給積極參與的同學。
隨著裁判的一聲令下,學生們手握粗繩,用力后仰,小臉憋得通紅,不肯相讓。每一場比賽結束,無論輸贏,學生們都會歡呼雀躍,高興地不得了。
望著學生們一張張快樂的臉龐,成員們會心地笑了。為了這樣美麗的笑臉,再苦再累也值得!
下午,成員們在繼續教學的同時分出四位成員進行扶助孤寡老人的行動。
一行四人來到學校旁邊的王爺爺家,給王爺爺打掃衛生并同王爺爺聊天解悶。王爺爺早年生活困窘,唯一的小女兒在貧困中不幸夭折,只剩自己與老伴相依為命。去年,王奶奶因病去世,王爺爺孤苦一人孑然度日,生火困窘無限。
成員們的到來令王爺爺驚喜無限,趕快端出一碗油炸花生米讓成員們吃。成員們攙扶王爺爺到樹蔭下納涼后便立即開始動手打掃房間。王爺爺的房間因為年久未修,早已凌亂無比,盡管如此,成員們依舊耐著性子,不放過任何一個死角。從房頂到地面,從窗臺到灶臺,有雜物灰塵的地方就有成員們的身影。王爺爺幾次蹣跚地走到成員們的身旁勸他們歇息,都被成員們扶回了原地休息。最后,汗流浹背的成員又檢查了王爺爺家里的線路,發現電線安然無恙后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打掃完畢,王爺爺激動地握著成員們的手說:“謝謝你們啊,可惜我兩眼昏花連你們長什么樣都看不清了!”望著王爺爺飽經滄桑的臉龐和佝僂的背影,成員們心碎了一地。
激情點燃夢想燭
上圖:“愛心杯”演講比賽現場
7月10日,是成員來十里鋪支教的最后一天,這一天,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失落和悵惘。經過同學們的精心策劃,決定在最后一天舉行一場以“感恩”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充實學生們的生活,也為此次支教活動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成員們提前兩天向學生們布置了演講比賽的題目,并鼓勵大家踴躍報名參加。早上,在校領導的幫助下,成員們借來了兩個大喇叭和話筒,搬出課桌,在操場上搭成了一個簡易的舞臺。成員們還請來了十里鋪學校的校長擔任此次演講比賽的主持人,仇樓鎮教育局和開封教育電視臺有關人員擔任評審老師,詳盡事物,無論大小,成員們事必躬親,站好自己最后的一班崗。
上午9時整,“感恩杯”演講比賽在成員們激情的大合唱——《綠色頌》中緩緩拉開了序幕。接著,該校校長致辭,宣布演講比賽正式開始。隨后,比賽選手相繼走上講臺,手握話筒講出了自己的經歷和心中的話語。剛開始,選手們無一例外都非常緊張,有時候甚至聽不見聲音或不敢抬頭看評委,但經過成員們的耐心引導,選手們逐漸放開了膽子,聲音越來越洪亮,肢體動作也協調了起來。成員們還聯合學生精心準備了歌曲,相聲等節目,穿插在演講比賽中,給大家帶去了歡聲和笑語。
整個比賽進行了將近兩個小時,最后,評委們評出了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鼓勵獎,并分發了筆記本、鉛筆等獎品作為鼓勵和紀念。
支教生活結束了,回首過去,往事如柳絮,飄落如煙,拂略心頭。在過往的支教生活中,成員們不僅鍛煉了自己,體會到了農村教育的局限性,把自己的愛心和關心送給了十里鋪每一位需要關心的老人和孩子,而且還為自己的青春譜寫了一首動聽的笙歌,日日夜夜,高唱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