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奉獻給你,我的教育?
——臨安市玲瓏片初中教師培訓紀實
來源:公益中國網
教師是教育核心競爭力的核心:教育核心競爭力落腳于學校,學校核心競爭力落實于教師。面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孩子們和課堂教學,面對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熱切期盼,我們玲瓏片每一個初中教師,拿什么奉獻給你?
破繭成蝶重生路
近年來,我市教育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但廣大人民群眾享受優質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原有的教育資源很難滿足老百姓日益增長的“上好學”需求。市委、市政府積極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決定投資1.35億元新建天目初中。
天目初中將是我市規模最大、投資最多、標準最高的一所全寄宿制初級中學。錦城五中建成后將有效整合教育資源,盤活小學教育和學前教育,對整體推進我市教育均衡、優質化進程發揮重要的作用。
教育要振興,人才是關鍵。如何選派和培養一支業務精、師德高的教師隊伍擺在了臨安市教育局黨委一班人的面前。經過局主要領導深入玲瓏片各學校進行細致調研,認為當前玲瓏片教育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初中教師整體素質偏低。
教師隊伍建設決定著學校的生存和發展,也是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一個永恒的重要課題。在課程改革的新形勢下,打造一支高水準的專業化教師隊伍已成為當務之急。只有把教師這種具有巨大能動性的資源管理好,學校教育才能得到健康持續發展。
玲瓏片要抓住學校撤并這一契機,大興學習之風,對玲瓏片 366名初中教師進行為期一學年的培訓,努力再樹教師師范品質,提升業務素質,爭創一流業績。
局黨委認為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是教育的唯一出路,是一項打基礎,利長遠的工程。在玲瓏教育輔導站的帶領之下,決心破繭成蝶,以通過切實有效的途徑,對全片在崗初中教師實施全員培訓、全年培訓、全方位培訓,通過以學促教,教學相長,提高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教育局長吳云海在在玲瓏片教師專業成長專題報告會上說:“目前,投資1.35億元的錦城五中正緊張有序的建設中,然而,一流的設施不代表一流的學校,一流的學校必須要有一流的師資,本次培訓正是為五中的一流師資作準備。
同時倡導大家“迷時師度,悟時自度” ,并以主動、積極、愉快的心情參加培訓,切實提升自己的水平,真正做到“福慧雙修”。
堅持培訓內容的實用性和方法的多樣性相結合,突出針對性和實效性;堅持集中與分散相結合,促進教師自主學習;堅持按需施訓,打造主學科為主,強調學以致用,注重提高。力爭通過一年時間的全員培訓,改變初中教師整體素質偏低的這種制約教育發展的現狀。
破繭成蝶,在此一舉!
星火燎燃玲瓏片
培訓工作千頭萬緒。如何使得培訓不走過場,把教師被動接受培訓變為主動要求成長。顯然,單純的行政手段是不能作為保證的。關鍵的是要喚起教師自我意識的覺醒。隨著教師專業化發展和課程改革對教師角色的要求,教師職業呼喚理性的精神狀態和覺悟意識。
玲瓏片教師培訓注重思想修煉先行,先后邀請浙江教育學院肖遠軍教授作《教師專業化成長》講座、杭州長河高級中學陳力群校長作《智慧型教師應關注的十個問題》講座、玲瓏輔導站夏逢春校長巡回專題講座。努力讓我們更多的老師在追求恬淡生活的同時,將優秀的師范品質踐行于細微的工作與生活中。
教師不能只通過學校教育一次性獲得知識并享用終生,而需要終生學習,以適應知識飛速更新的時代。玲瓏片教師培訓注重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更注重培養教師的教學新行為。
培訓有名師的示范教學,包括聽課、說課反思、交流、討論等環節;有培訓同伴的分組集體備課及課例研究;有培訓同伴的共同研習與上課等。這一系列培訓不僅學習到了書本的理論知識,而且學習到其他教師的實踐經驗,能真正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增長專業技能,提高教學藝術,促進了反思型教師、研究型教師的培養。
為了上好玲瓏片教師培訓的示范課,有一位副校長盡管每天忙得不可開交,但是他的《古代詩歌主題鑒賞》復習課還是先后在校內磨了三次。開課那天,他在課堂上表現出來的大氣、樸實、淡定、從容無不讓聽課者感受到他扎實深厚的功底。這堂課是精心與巧妙的融合;是思考與沉穩的演繹;是考綱考點的成竹在胸;更是規范答題的高端引領。聽這樣的課讓人感覺如行山蔭道中,風景撲面而來。
為了上好學校共同體之間交流的展示課,任教語文學科的
不管是聽哪個老師上課,也無論課上的成功與否,每個教師都會懷揣筆記誠摯的說:“
高虹的語文組和其他學校一樣,老中青俱全,但是,他們組內所有老師的敬業卻是難得的。
為了上這堂課,他用了整整一周的時間精心備課,認真制作課件。可以想象,一個已經五十多歲的老師要做完整篇課文《濟南的冬天》的課件(2課時),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何況是一個農村中學的老師?不僅
她體質很弱,在我蹲點的這段日子就患了嚴重的感冒,咳嗽不止。并且在體檢中也查出身體狀況異常,但是她依然每天堅持到校上課,還誠懇地說“我要好好
總之,玲瓏片教師培訓全面分析當前教育形勢,結合玲瓏片教師的實際,緊急圍繞“訓其所需,研其所難,解其所惑”的工作原則,在培訓上實現了三個轉變。
一是培訓內容的轉變 。由重公共理論知識的培訓轉變為重教師教學行為的培訓。整個培訓期間,各學科名師上示范課兩次,學科組內每人上研討課一次,并緊扣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進行反思、點評與交流。
二是培訓形式的轉變。由集中培訓轉變為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培訓。整個培訓期間,集中培訓4 次,分散培訓6 次。特別是分散培訓有效結合了學科特性,結合了玲瓏片不同學科組內教師隊伍的現狀,增強了培訓的針對性;培訓也由單一的“聽”轉變為教師參與上課與點評,其主體性得到充分發揮。
三是培訓評價的轉變。由單一評價轉變為多元評價。評價主體既有教師互評,又有專家與學生評價;評價內容有師德考核、培訓出勤考核、業務知識考試、課堂教學能力考核、說課考核、教學實績等;評價形式既有書面考核,又有教育教學實踐考核。
初見成效放光芒
培訓是一項系統工程,成效的取得非在一朝一夕,正如方紅星副局長殷切囑托所言:我縣的小學教師培訓是一項長遠的工程。但培訓伊始,則令我們初嘗甜頭:
一是教師的精神面貌渙然一新,教師關心教育,情系教育,愛崗敬業的師德面貌和要求獲得專業發展的心聲得到凸現。二是各校教師教中學,學中教,教學相長,教學互贏的局面以呈現。三是教師的教學理念有了一個根本的好變,教學的三維目標力求完善。四是教師的基本功逐步提升。
五是課堂教學效率明顯較之以往有所提高,學生反響教好,由以前不愿聽某些教師的課堂,到現在主動參與。六是教師撰寫教學論文和教學反思或教學案例的技巧得到加強。
七是除語文數學英語等主學科以外,體音美等其他學科得到教師的重視,課堂生動性較之以往有明顯好轉,學生學習情趣高漲。八是教師在省市縣和國家級刊物獲獎和發表文章層次越來越高,學生獲獎和藝術作品等次有了很大提升。
桃李不言,下之成蹊。初現端倪的成效,給予我們的不是驕傲,而是信心和動力,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既是學校發展的需要,更是人們對優質教育召喚的需要。玲瓏片教師培訓來得及時,使我們的教師能在三尺講臺上大顯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