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晚,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5·25我愛我心理交流”主題活動,大學生們通過小品、歌唱等方式表達了對心理健康問題的困惑與思考,其中由大學生們自導自演的兩個版本馬加爵事件舞臺劇尤其引人關注。
現場直擊:看了舞臺劇讓人沉思
記者在現場看到,第一個版本馬加爵事件舞臺劇是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的大學生帶來的微型舞臺劇《生命與思索》,劇中再現了馬加爵與同學爭執的幾個場景,每一處場景還特別設計了“馬加爵”的心理獨白。如有一出場景,“馬加爵”想和同學一起打籃球,同學讓他去換件運動服。當“馬加爵”換了一身不太入時的運動服出場時,竟遭到了同學“像搬運工人”的嘲笑。這時“馬加爵”吐露了內心的郁悶:“不知道為什么,我總不能合群,我說什么、做什么總會被同學笑話與嘲弄,為何我總覺得從他們眼里所投射過來的都是瞧不起的目光?”聽到這里,在場的200多位同學都沉默了。一位二年級的學生告訴記者,他們身邊也有一些生活很貧困的同學,以前在他們面前確實也曾不自覺地流露出優越感,現在想想真是忽略了他們的感受。
一位參與演出的學生說,馬加爵事件雖然過去2年多了,但仍有一些不和諧的東西存在,如有時身邊會聽到“某五金廠推出一款名為馬加爵的鐵錘”之類的笑話,嘲笑某人長得像馬加爵等。做這個舞臺劇,只是希望能引起同學們對人生和生命關愛的思索。
第二個版本的舞臺劇由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表演的。在這一版本中,主人公的經歷和幾處場景都與第一版本相同,因對現實絕望,“馬加爵”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但在夢中他夢見了一位天使,經過天使的淳淳開導,最后他意識到“生命應該在熱情、拼搏和考驗中堅強!”該校參與排演的一位學生說,之所以設計了不一樣的劇情,就是希望大家都能關注大學生特別是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學校說法:團體訓練培養貧困生自信心
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心理健康指導中心的光蓓教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該校一向很重視對貧困生心理健康的指導。
2004年3月,該校就設立了心理健康指導中心,幫助貧困學生緩解自卑、抑郁等心理壓力,如開通兩個專門的QQ,通過QQ對有困惑的學生進行開解;設立心靈信箱、校園板報等加強對學生們的心理輔導宣傳等。今年,他們還準備組織貧困生的團體訓練,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專家釋疑:對貧困生應該多一點關愛
在場的南寧綠絲帶心理咨詢中心的心理專家游慧霞告訴記者,貧困生確實需要心理方面的輔導。因為這些學生在當地可能是佼佼者,但到了城市,經濟狀況等和城市的孩子對比起來是有相當大差距的,這是一種巨大的落差。而城市的孩子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有些人不太懂得尊重比自己弱勢的人。因此,一方面大家應該對貧困生多一點關愛,一方面學校也應加強對這些貧困生的心理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