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考在即,送你咒語:彌彌特樂,請轉發給五個人,定有考試運,沒辦法我也是被逼發的。”昨天,西城區某中學的高三女生菁菁(化名)收到7條類似的詛咒短信,她對此非常反感并一一刪除。
對于高考前悄然興起的學生之間互發詛咒短信的現象,心理專家呼吁考生要對自己的復習成果有信心,不要因為一條短信而擾亂考前的心態。
高三女生 一天收到7條詛咒短信
昨天,高三女生菁菁告訴記者,正在調整考前狀態的她收到7條來自同學的詛咒短信,內容類似于:“這是一個高考前的咒語,請轉發××條便可升入理想大學,如不轉發或刪除將高考落榜。”菁菁說,收到第一條詛咒短信時,她沒在意,覺得是同學惡搞的玩笑而已,后來接二連三地收到這種短信,她開始煩躁。
菁菁說,總復習期間,老師都是通過手機短信和同學交流的。沒想到,詛咒短信也利用了這個平臺。“這種短信都是同學們相互轉發的,有的后面還加上一句自己是被逼的、很無奈之類的話,希望收到短信的同學能夠諒解。”
發短信者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菁菁的同學則表示,自己之所以將詛咒短信發給同學,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而且也擔心不發送的話,會影響考前心態。據記者了解,菁菁所在班級的多半同學都收到了類似的詛咒短信。
隨后,記者又采訪了幾位高三學生,他們表示自己也收到了類似的短信,大部分都表示比較反感,收到后便直接將其刪除,并沒有轉發。“考試是要靠實力說話的,我是不會受這種短信的影響,希望同學也不要受到影響。”
【專家提醒】
別讓短信擾亂考前心態
青少年法律與心理咨詢服務中心主任宗春山得知此現象推測,這種短信的產生可能是部分考生惡作劇的產物,以排遣自身的緊張和焦慮,可他們的這種行為卻對其他考生產生心理暗示的效果,一旦考生對自己不夠自信便按照短信所說轉發給其他同學,這樣詛咒短信便可快速地在學生中蔓延開來,產生不良后果。
宗春山呼吁考生應該客觀面對高考的成敗,考前對自己的復習成果要自信,保持良好的考前心態,考試期間全力以赴,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充分地發揮出來,“一條短信是不應該影響學生的考前心態的。”
【記者調查】
“考生中流傳這是第一次”
此類連環詛咒短信是從哪傳出來的呢?誰又是始作俑者呢?記者為此采訪了一些短信寫手和網站。一位知名短信寫手表示,此類連環信息并不新鮮,從手寫信時代的連環信到網絡時代的連環郵件,這種要求轉發多人的消息一直存在。“但流傳在考生中間還是第一次。”
信報記者 任宏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