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薛涌:明天,北大清華恐怕不再是名校
2006-06-07
 不久前,我寫過一篇《北大清華將被香港的大學掃成二流》,預言香港優越的教育制度,豐厚的獎學金,將吸引大陸最優秀的學生;過不了多久,大陸一流的學生將爭相競爭香港的大學,北大清華將不再是中國的一流大學。

  此文一出,在網上立即引起激烈爭論。一些網友說我胡說八道,認為香港一個小地方,根本無法和匯聚全國人才的北大清華競爭。言猶在耳,最近媒體就報道說,今年部分高考精英已經把香港的大學作為首選,各地狀元紛紛舍棄北大清華奔赴香港。中國的頂尖大學,雖然嘴上還硬,但已經無法回避香港的大學所帶來的競爭及其心理沖擊。道理我已經講得很清楚:雖然大陸有豐富的人才資源,但每年高考的前幾千名學生如果都去了香港,北大清華只有從剩下的人才中挑,那怎么還好意思稱自己是“一流”?

  從今年的情況看,香港的大學從大陸招生的數量大概也就1000多人,沖擊主要還是心理上的。如果這個數字翻番,人數達到幾千,那就是實實在在的競爭。而且北大清華以現有的落后制度,必敗無疑。問題是,香港的大學會不會進一步在大陸擴招?

  我認為肯定會。目前,香港方面容許大學收10%的非本地學生,即大約1450人。這個份額基本上都給了大陸。有關部門表示,未來非本地學生的比例,25%是上限。我相信,這個上限很快就會達到。這就意味著香港的大學在大陸擴招一倍多,達到3600人左右。不過,即使是這個上限,恐怕也是早晚要突破的。

  為什么這么說?看看香港戰后經濟發展的輝煌歷史就明白:香港的繁榮,靠的是源源不斷的大陸移民。香港各界成功的人士中,第一代、第二代大陸移民的比例奇高。這些人肯吃苦,成功的欲望強,是香港經濟的動力。不過,過去的移民常常是通過偷渡的形式,在香港的起點甚低。如今,通過大學招生募集大陸精英,等于以制度化的形式代替了昔日不合法的移民。這些大陸孩子不僅經過嚴格選拔,而且接受了香港的一流教育,畢業幾乎鐵定有良好的工作,起點甚高。可以預料,十年之后,這些人在香港的成功將遠遠超過過去的大陸移民,成為香港經濟發展的領導階層。

  再看看人口的發展。以平均每個婦女所生的孩子來計算,香港的數字是0.94,為世界第二低,僅次于澳門。也就是說,這個與紐約,東京、新加坡比肩的世界最有競爭力的大都市,勞動力的消失是最快的;要維持目前的發展勢頭,除了大量補充移民外已經別無他途。從歷史上看,大陸的移民則是最適合香港的需要的。不過,由于香港已經成為世界最貴的金融中心之一,發展制造業的空間早就消失。文化不高的非法移民難以滿足其人才需求。通過大學招生來選拔一流人才,并以一流的教育對之進行培訓,是香港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

  從大學方面來說,香港大學數量相當可觀。面對迅速萎縮的人口狀況,本地的人才庫實在過于單薄。不到大陸擴招,學生質量會越來越差,甚至找不到學生填滿校園。而大陸學生到了香港的大學后,許多最后跳到美國的名校。如今到大陸擴招后,吸引的人才更精英,往美國名校跳的人就越多。這樣,香港的大學的國際聲譽會大幅度提高。同時,眾多在香港就讀的大陸學生跳槽后,又留下許多空缺,更刺激香港的大學在大陸擴招的胃口。可以說,香港的大學在大陸擴招,學生贏,香港贏,香港的大學贏,大陸從整體上也會因為香港競爭力的提升而贏。

  唯一的輸家,是北大清華這樣的大陸名校。它們當“一流”的日子已經不多了。要知道,香港乃至香港的大學,還沒有真正嘗到在大陸擴招的甜頭。真正嘗到甜頭,要在幾年之后。那時香港本地的人口老齡化也會加劇。到時大幅度提高在大陸的招生數量將是欲罷不能。

  更重要的是,香港的大學不是北大清華唯一的競爭對手。香港的大學的成功,會在東亞引起連鎖反應。看看世界最低生育力的排名就知道,澳門排第一,每個婦女僅生0.84個孩子;香港第二,為0.94;新加坡第24,為1.35。而維持人口現狀的替代生育率,則是2.1。中國周邊的幾個發達地區,是世界上勞動力消失最快的地方。而這幾個國家和地區和中國同文同種,都指望用中國的移民來解決本地人口老齡化的問題。特別是新加坡,是一個和香港類似的高科技社會,而且大學有相當水準。估計不久將步香港的后塵來大陸招生。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競爭力,也在北大清華之上。

  韓國和日本,雖然有語言隔閡,但畢竟都是在文化和語言上和中國接近,而且也面臨老齡化的危機。韓國的出生率僅1.23,是世界第七低的。日本則為1.33,排在世界第21。這兩個國家不可能不打中國的主意。而且由于它們人口基數大,收很小比例的中國學生,就是很大的數字。

  我曾反復強調,全球化的高等教育,已經使那種關起門來守著舊的落后制度的學校很難維持昔日的地位。學生和教授都會跨國界流動。如今一流的中國教授,很多在美國教書。下一步,恐怕就是一流學生的流失。中國的高等教育,真正到了危急關頭。

作者: 薛涌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