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河南殘疾女大學生身高1.29米 求職45次遭拒(圖)
2006-06-12

張娜(左)孤獨的背影,是一種無聲的抗議。

求職45次遭拒45回只因身高1.29米,洛陽殘疾女大學生遭遇人生夢魘

如愿邁進大學校園時,張娜高興得哭了:靠自學考上大學太不容易了,有機會在大學追逐夢想更是難得。

即將畢業四處求職時,張娜心酸得哭了:先后應聘了45個職位,卻45次遭拒,盡管有些是委婉地拒絕。

張娜,今年就要畢業的殘疾大學生,河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生,身高1.29米的她,走在求職路上,顯得無奈而落寞。

第45次遭拒

2006年上半年,在同學們看來,張娜黯然神傷:娃娃臉上永遠掛著一副眼鏡,時常坐在校園的一角,經常手托下巴,愁容在她的臉上日益蔓延。

5月19日早上,屢受打擊的張娜勉強振作起精神,早早起床,鎖好代步電動三輪車,在同學的幫助下,坐上了校門口的公交車,她要獨身到鄭州去找工作。

這一天是全國助殘日,鄭州要舉辦全省殘疾大中專學生招聘會。雖然這半年來她為找工作已經跑了許多單位,但都沒出洛陽市,這次她鐵心來鄭州碰碰運氣。

招聘會現場,人流擁擠超出了她的想象,她挪著瘦弱的雙腿,蹣跚在招聘單位之間……到一個招聘超市廣播員的攤位前,張娜站住了。“廣播員只需要能說就行了,希望不再錯過。”張娜祈禱,她似乎又看到了希望,此前,她已走過10個招聘攤位了。

招聘者俯下身看著她,眼神里雖有同情,仍委婉地說:“我們的確在面向殘疾人招聘,但你的殘疾情況不符合超市規定的殘疾標準,很遺憾,無法聘用你。”

張娜徹底泄氣了,再應聘下去也是白搭,她有點后悔這次辛苦地來鄭州。

“超市播音員的職位是我找工作以來的第45次求職,不管過程怎樣,最后的結果都一樣,沒有一個成功。”5月27日,坐在校園里的樹蔭下,張娜折下一根塔松的枝丫,在地上畫出了“45”這個數字。

畫出最后一筆,枝丫在她手里斷了。

自學圓了大學夢

張娜今年23歲,身高只有1.29米,看起來像個十來歲的小女孩。腳上穿著一雙白色童涼鞋,右腳向里勾著,走起路來一搖一擺的。

1983年,張娜出生在安陽一個工人家庭,呱呱落地時她的后腦勺特別軟,經大夫診斷,是腦積水。

等長到幾個月大時,媽媽把懷里的她輕輕地搖了幾下,她的腿骨就折斷了。醫院檢查后說是先天性骨質疏松癥,極難治愈,就對家長說:“這孩子命苦,身上有兩種難癥,活不長,趕快扔掉。”

她的家長沒舍得扔掉她,讓醫院治療,后腦居然變硬了,雙腿經過十幾次的斷骨治療,也慢慢好了起來。

16歲時,她終于學會了走路。然而,骨質疏松癥還是嚴重影響了她的身體發育,讓她只有1.29米高。她的一條腿,也由于部分肌肉萎縮,走路不穩,留下終身殘疾。

但是,病魔的折磨沒有擋住張娜對知識的渴求。在未接受高中系統教育的情況下,她依靠自學,考入河南科技大學,主修英語。入學那天,她高興得哭了。

求職總遭遇噩運

可是現在,就業卻成了她邁不過去的坎兒。

4月的一天,張娜在報紙上看到一房地產公司在招人,條件是大專以上學歷,懂電腦,會英語,就按照電話打了過去,但她多了一個心眼,沒有說身體情況。

“以前我給招聘單位打電話咨詢時,都說了身體情況,對方一聽,都會有一個‘但是’出現,使我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張娜靠著這個辦法,果然獲得了一次面試機會。

乘坐電梯,到了面試辦公室,她敲門道:“您好!這里招人嗎?”一個領導模樣的男子對一個女子使了個眼色,女子隨口接了一句:“不好意思,我們招滿了。”

那天下著小雨,走出辦公室時,張娜說她什么感覺都沒有,沒有傷心,也沒有悲哀。踏進電梯,她站在里面任由上上下下。十幾分鐘后,她的思維復活了,開始感到難受和憤慨:一定要去問個明白。

敲門,問好。“我打電話你們還說有職位,怎么來了就說沒有了?到底是招滿了還是看到我的身體不想要了?”張娜說,“我是個本科生,是有文化的,你們不能這樣對我!”

先前的那個女子趕緊接話說:“真的很抱歉,因為招聘廣告登幾天了,來的人很多,你的電話剛放下,領導就打電話說人已招滿,不要了。”

在樓道上,張娜的心仍無法平靜,憋屈得慌,覺得這里的人侮辱了自己。為什么偏偏要用騙小孩的謊言來搪塞自己?

較真的張娜第三次走進辦公室,來到那個領導模樣的男人跟前,毫無顧忌地大聲說:“看你的年齡,應該當父親了,如果我是你的孩子,你會怎樣?”說完,長長出了口氣,扭頭走了,再也沒有回頭看。

屈辱隨時會降臨

找工作,除了遭受招聘單位的冷遇,還有招聘者的“看稀奇”心態,這更讓張娜傷心。

4月底,位于洛陽唐宮大廈的一個網絡公司打出廣告,招話務員。在校廣播站工作過的張娜覺得這個職位應該能夠勝任。

費了好大勁,張娜找到了地址。接待者是名女性,自己還沒有開口說話,接待者就說:“呀,不好意思!剛招滿了。”

謊言,又是一個掩耳盜鈴的謊言!

張娜冷冷地說:“我剛才還看到有人來呢,怎么說滿就滿了?”不想揭穿再多,張娜轉身要走。剛跨出屋門,接待者就把里屋所有的文員都喊了出來,站在樓道上嘰嘰咕咕說:“你們看你們看……”

張娜感到了身后的動靜,就轉過身,直愣愣盯著她們,笑著說:“你們看什么呢?有什么值得這么高興?”這些人一個個逃也似的回到辦公室了。

提起這樣的招聘者,張娜身體動作劇烈,氣得差點從坐著的石凳上摔下來。“我不就是身體有點殘疾嗎?比大腦比智慧,我絕對不比她們差。”

“我的性格開朗,求職中遭遇的一切還都能接受,可我的背后還有一個群體啊!每當我在校園看到其他殘疾學生艱難走向教室時,心里就會很難受,到時候他們可怎么辦?是否能承受住打擊呢?”說到這里,張娜突然沉默了,眼里一片迷茫。

不幸不唯她一個

國家給殘疾人提供了上大學的機會,而就業卻擊碎了天之驕子對未來的夢想。

據悉,2006年河南殘疾大中專畢業生有400余人。涉及計算機、財會、裝潢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古建筑繪畫、中醫按摩等十幾個專業。

河南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大三學生趙智龍也是位殘疾人,張娜的遭遇讓他情緒低落:“張娜如此優秀都不被社會接納,我畢業時也不會比她好到哪里。”

由于是小兒麻痹癥患者,從小學到大學,趙智龍都生活在陰影之中,很多課外活動無法參加,只能做一個默默的觀眾,性格有點孤僻。

“我的家庭條件不好,在農村,以后找工作家里人根本幫不上忙,現在連健康人就業形勢都這么嚴峻,我都不敢奢望一年后畢業時能找到稱心的工作。”說完這些話,趙智龍拄著拐杖,忙著上課,離去了。

對張娜的遭遇,河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黨委副書記張根成深表憂慮:“殘疾人求學非常艱辛,都想靠自己的努力謀一個飯碗,不成為社會的累贅,可現在的社會正常人求職都非常困難,何況殘疾人?就業的殘酷澆滅了殘疾大學生內心驕傲的夢想。”

張根成介紹說,目前河南科技大學的殘疾大學生大概有10個左右。“高校的學生管理一般劃分為貧困生群體、心理有問題群體、后進生群體和戀愛群體,然后開展工作,忽視了殘疾人,其實現在高校中的殘疾人也成了一個群體,他們大部分生活在陰影中,特別是就業的時候,這個群體的困境更應該得到重視。”

6000萬殘疾人就業路在何方

殘疾人的就業困境超乎常人想象!

中國目前的殘疾人有6000萬左右,可據預測,中國未來5年城鎮勞動力供給總量將在5400萬人左右,預計的就業崗位卻只有4000多萬個。也就是說,連正常勞動力都面臨著工作的困境,何況殘疾人?

一位專家的統計也說明了殘疾人就業的困難,殘疾人的70%是在15歲以上有勞動能力和有部分勞動能力的,可這部分人中的90%以上沒有工作,比同年齡段的健全人未就業率高出2.4倍。

“目前河南省的殘疾人也有560萬,其中85%有勞動能力。殘疾人就業困難是一個普遍問題,根源在大多數用人單位對殘疾人存在歧視,寧愿交錢也不愿要殘疾人。”對張娜的困境,河南省殘聯就業服務中心主任韓愛敏一語破的。

韓愛敏說,張娜的事突出反映了殘疾人就業的窘境:

目前我國的殘疾人就業,政府有明文規定。按照這個規定,企業用人單位理應按比例接收一定的殘疾人員,否則就要交納一定數額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可是,從現狀看,大多數單位寧愿交錢,也不愿接收殘疾人,即使是有專業能力和特長的人,理由就是怕麻煩。

“這種現象既反映出殘疾人就業的有關規定還需逐步完善,同時也反映出用人單位在用人觀念上還不科學,亟待更新。”韓愛敏說。

按照《殘疾人保障法》規定,“禁止歧視、侮辱、虐待殘疾人”,但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這種現象仍時有發生。體現在殘疾人就業中,如有的單位在招人時要求“身體健康、沒有殘疾”,這就是一種典型的歧視殘疾人現象。

韓愛敏說:“用人單位有用人自主權,在招聘員工時規定一定的條件,本無可非議。但這個‘一定的條件’必須合理,且為該工作崗位所‘必需’,否則就構成歧視。”

而面對殘疾大學生這個日益龐大的群體,河南省教育廳和殘疾人聯合會也開始重視他們的就業問題。5月21日,河南省首屆殘疾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洽談會在中州大學舉行,反響巨大。

“我愿意把我的經歷告訴大家,是因為在我的背后是一個群體,我想用自己的遭遇告訴社會,不要輕易因為身體原因拒絕殘疾大學生。社會給我們提供一個機會,我們會證明自己并不差。”

張娜說。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