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多數打工子弟學校未安排學生體檢
2012年05月18日
5月16日、17日,弘善打工子弟學校的千余學生第一次接受了專業體檢,而體檢費用均來自愛心人士自發組織的“風信子”公益捐助活動。據了解,北京打工子弟學校的學生還不在免費體檢范圍之內。新京報記者 楊華軍
白血病患兒牽出體檢捐助
今年3月,朝陽區小武基村弘善打工子弟學校初二學生徐鵬飛,因失血性休克被送入醫院急救,后被確診為“急性非淋巴M2A型白血病”。
這讓副校長潘新民很擔心:學校其他學生是不是也有健康問題?
徐鵬飛的病,主治醫師開的病情介紹上,明確寫出治療費至少30萬。這無疑令這個來自湖北的月收入2000元的打工家庭雪上加霜。很快,一些公益組織伸出援手。
“風信子”公益活動的參與者從網上得知徐鵬飛的情況后,提出幫助意愿。但在了解徐鵬飛和學校實際情況后,他們與校方商定:為學生提供體檢服務。
“雖然徐鵬飛的情況屬于偶發事件,但辦學10余年來,所有學生從未接受過正規體檢。如能早發現一些潛伏性疾病,相信能對治療產生非常大的積極作用。”潘新民說。
除捐助了近10萬元體檢費用外,“風信子”愛心人士在現場當起了志愿者。
在民眾體檢中心,全校1183名學生,依次接受了朝陽區民眾體檢中心的形態機能、內科、口腔科、血液等常規項目的檢查。
一年級的學生程夢輝非常興奮,反復翻看自己的體檢表。他說這是他第一次參加體檢。“原來抽血一點都不疼,抽之前我還害怕呢。”
免費體檢不含打工子弟校
據悉,北京市教委2008年曾下發《北京市中小學生健康體檢管理辦法》,其中指出:各區縣教育行政部門,每年為中小學生安排一次免費健康體檢,并建立健康檔案,建檔率100%。公辦中小學校、職業高中體檢費用按每生20元/年標準,在區縣教育事業費公用經費定額中列支。
“我們咨詢過朝陽區中小學衛生保健所,他們說我們這類的非公辦學校,不在免費范圍內。可學校出這筆錢有困難。”潘新民介紹,每個學生每學期學雜費1100元??紤]到會增加家長經濟負擔,學校沒給學生安排收費體檢。
朝陽區保健所工作人員予以確認,“非公辦學校不在免費體檢范圍之內。也有民辦學校向我們申請為學生體檢,我們按照每人每次20元的標準收費。但我們只能為非北京學籍的學生提供體檢報告,不能像其他學生那樣建檔,并將健康數據納入學籍信息管理系統。”
建議政府助力打工子弟體檢
“北京現有160余所打工子弟學校,50多所具備辦學資質。只有很少的學校安排過免費體檢,還不是每年都有。”民間NGO“打工之友”負責人張志強說。
記者隨機采訪了6所打工子弟學校,只有東八家店村雙寶小區育才中學(已關停)接受過一次民間組織捐贈的免費體檢。北馬房新公民學校、十里堡八里莊街道路博學校等5所打工子弟學校,均未給學生安排過體檢。
張志強表示,打工子弟學校往往辦學經費緊張。少量給學生安排體檢的學校,體檢經費多來自于三方面社會力量:民間NGO資助;部分健康體檢單位免費提供;學校當地醫院、衛生院免費提供。
“北京將近10家NGO組織有為打工子弟學生安排免費體檢的項目,但沒一家專門做這事的。保守估計,北京共有8萬余名學生就讀于打工子弟學校,民間組織的人力、財力畢竟有限,他們的援助很難覆蓋所有打工子弟學生。”張志強說。
他建議,政府部門要像對待北京本地學生那樣,制定相關政策,保證所有打工子弟學生,每年享受一次免費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