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起,我開始有意識地收集家族信息,2012年春節更是把連根的活動推向高潮。我和太太利用拜年的機會,“刨根究底”得到了不少珍貴的家族史料。
一、目的
1、 讓孩子愛家族,愛祖先。
2 、讓自己、太太、小孩向上連根。
3 、為后代留下詳實、全面的幾十年家史。
4 、透過真實的家史來教育小孩。
二、術語解釋
連根
家庭好比一棵木大樹,祖先是樹根,父母是樹身、我們是樹枝,子女是枝葉花果。我們為家族樹的樹根“施肥澆水”、樹身“保養”,可接通家族親緣系統的全息生物場,枝丫花果也就必然茂盛華貴。如果連不上,不對樹根“澆水施肥”,不“保養”樹身,樹枝樹丫(自己及子孫)就會缺乏生命活力,經不起風吹雨打,最終枯萎。
三、家史內容
1、先祖追溯
2、族譜記載
3、家族人員信息詳細記載(四大家族——羅家,我的媽媽家,妻子家,妻子媽媽家,尤以羅家為主)
4幾十年的家庭變化史、家族變化史、社會演變史(人文、地理、政治、歷史、風俗、教育、健康等全方位信息)
四、連根感受
當我和太太一點一滴地探尋家族過去的歷史時,當我在拔動手指,敲打鍵盤,進行電腦輸入時,我感受到了我與先祖、父母、家人緊密相連。如果不問,不記,不連,很多家事不可能知道——不知道他們的生活艱辛,不知道他們的陰德庇佑。
特別令人遺憾的是,寫著寫著竟然覺得我不了解媽媽,這讓我多痛心啊!
我的媽媽有著太多的凄苦童年生活。她六歲時,我的外公離開了人世,我外婆兩年后又被“搶親”------
當我想知道先母的更多情況時,可惜先母己過世好幾年了。
當我想知道祖父母、曾祖父母的更多資訊時,可惜很少有人能告訴你了。
什么是孝,與父母心相連,與父母心心相映才能算孝。與祖先心連心,才能算孝。而我沒有能做到!
五、幾點分享:
(一)、字輩
揚州東郊羅姓種德堂:五言古詩體
字輩:正國士有天,上文春元永,方義長照玉,安廣金必昌
羅方佛釋解:
正國士有天——關鍵字:士。做人的職業、身份有士農工商,而古人又以做士為高。為什么要做士呢?這里面有天性、天道、天理。士亦有高下之分,做正國士為最高。羅氏先祖周朝匡正公即為正國士。后輩當以先祖榜樣。
方義長照玉——關鍵字:長。長為長久。中國文化的核心是做人講“義”, 學習、運用文化是方法,做人的方法是“義”,合義而為,見義勇為。義即合情、合理、合法。義如大光明,可長久地照耀玉樓臺。
安廣金必昌——關鍵字:金。有義,有道德,即有物質。厚德方能載物,并且是最上等的東西:金。只要心安住于社會,心懷天下,心胸寬廣,個人的果報,是最殊勝的金,而道德家庭必然是世代昌盛的。
(二)、私塾
1 解放前揚州私塾小學課本為:三本小書(《三字經》、《百字姓》、《千字文》)、《雜字》(如鋤頭、釘耙等)、《尺牘》(即書信);大學課本為《論語》、《大學》、《中庸》等。
2父親曾講:上午學堂背誦經書,語文教學老師從來不講課,下午老師教珠算。
3父親曾講:夏天上午放學前,老師在手掌心用毛筆寫一個字,下午字如不在,就打手心。
4據二叔講:不管什么事,老師打學生,家長都很感謝。不能完成學習任務的弟子,老師用戒尺(黃藤條子)打手心,但一般80%的學生能完成任務。
5 私塾先生根據各學生家庭條件開口定學費。我們家家境最差,要得最少——一斗米一年(合15斤),另外先生選30個經濟條件好的家庭輪流向老師管飯。
6 二叔1949年起先后在嚴橋江莊的劉家祠堂、九華庵上私塾,一年多時間后接受政府推行的新式教育——白話文學習(第一本書是《來來來,來上學》)。二叔年年跳級,他講讀過私塾的同學學習白話文十分容易。
7我高中語文薛老師曾講:他小時上學,要坐擺渡過河。船家不收過河錢,只是到過年時,象征性地收點費用。
(三)、獎狀
小學時有一次獲得三好生獎狀,興沖沖地拿著獎狀回家告訴父親。父親聽到后只說了一句:“你媽在大河邊劃草,你去幫她忙”。在大河邊劃草,是母親重要的生活內容。我記事時,幾乎沒有人家劃草。母親也在大河邊開發荒地種菜,這也是人家沒有的。那時我不懂得母親的艱辛,也沒有過寬慰過母親。學習的獎狀,我是拿著了。可是做人的獎狀,卻從未到我的手上。
(四)、親熱地叫聲“媽”
初二暑假時,我因左耳中耳炎淌濃在揚州蘇北人民醫院開刀。開刀手術當天,早上進去,到中午才出來。手術快要完成時,麻醉己過。感覺醫生用榔頭、鑿子等在耳朵里“施工作業”,后來聽醫生向實習的人作細致的講解。我這個急啊,拚命舉抬手臂,喊叫(但無效,被綁)。住院整整一個月,花去父親整一月工資七十多元。出院那天我一人從蘇北醫院出來,沒有坐車,興沖沖地步行好幾公里回家。隔離世界一個月,一切顯得是那樣的熟悉而又陌生。整整一個月沒有見到媽媽了,好想媽媽。回到家里。見到正在勞動的母親,親熱地大聲叫了一聲“媽”。
(五)、自立、堅強的母親
母親常說:“要得有,自己有,千萬別跟人伸手”。母親的自立、堅強精神深深地教育了我。
一、自立
母親教育我們什么是可恥——要飯可恥、伸手可恥、借錢可恥。
二、堅強
農忙時,我隨同母親割麥、割稻。一眼望去,一塊田的盡頭好遠好遠,難以堅持。但母親在彎腰,母親在收割,母親在堅持,我只有跟著勞作,好在大半天下來,也就到頭了。母親的無聲語言似乎在說:割下去、割下去、割下去。
當我在工作中,碰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我的信念:干下去、干下去、干下去、
(六)、蔬菜瓜果
母親將自己種植的蔬菜瓜果遍贈他人——來人了,讓人家帶回家;外出了,帶點送親朋。有時,還讓我特地送。記得有一回,家里長的山芋最大的有十四斤,次大的有十一斤。山芋王留下,我將“二號”騎著自行車送到二叔家。蔬菜瓜果外交頗為成功,廣受贊譽,至今仍令人難以忘懷。給人溫暖,佛的心量,從布施家人開始。切不能給人冰涼,讓人生怨。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我們給人什么呢?
有一次,父親將蔬菜送到我工作單位,放在了單位門衛處。我當時還小有怨言,有必要嗎?沒有必要。蔬菜非常方便地能買得到,搞得這么“興師動眾”,多“難為情”啊。
現在方知,一把蔬菜雖說不值幾個錢,但蔬菜裝著父母的愛心。那時不懂啊。現在想來,這種不良心態實在不該。懺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