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大河報報道,上下課時小學生唱著《兒童團之歌》,手握紅纓槍站崗值勤;學生偷拿家中的錢上網吧,學校開批判大會;老師和學生都拿起當年的《毛主席語錄》,苦學“老三篇”;校園內被種上一片片向日葵、玉米等農作物,一至六年級的小學生在這兒每周接受4~6節露天教學;故意讓學生搶蘋果,體驗弱肉強食的激烈競爭。13日,記者在鄭州市二七區張魏砦德全學校,面對學校的這一系列另類特色教學,聽到一片唏噓聲,有人笑而不答。該校校長釋德全則稱這是紅色教育,要堅持下去。
13日下午2時30分,伴隨著校園廣播里嘹亮的《金太陽》、《兒童團之歌》,6名戴著紅領巾的小學生來到校辦公室,從老師手中領了6支紅纓槍,很神氣地站在門口,入校的同學正有秩序地入校。
“兒童團”和“紅纓槍”
“每當輪到我拿著紅纓槍站在這兒,總有一種很神圣、很光榮的感覺。兒童團與少先隊有什么不同,自己也搞不清楚,過去的好孩子應該就是這樣的吧。”一名站崗的孩子告訴記者。
“能站在門口拿著紅纓槍,那是我做夢都盼望的事,不過這得好好努力。”一名小學生眼睛盯著紅纓穗說。
“丁零零”,上課鈴響了,音樂停了。“兒童團”們完成了使命,向老師報告、立正、舉手行禮后,又把槍交還辦公室。
“因為我是習武出身,開始辦的是武校,這些紅纓槍是練武用的,后來用在了全日制小學的紅色教育上,如今能拿這些槍在我們這兒就是一種榮譽,得是好學上進的孩子,但槍不能離開校園,也不能亂舞傷著同學。”德全校長介紹說。
“紅色標語”和“老三篇”
走進校園,墻壁上到處是“做又紅又專的接班人”等標語以及董存瑞、黃繼光等英雄的圖畫,讓初來乍到的參觀者有回到幾十年前的感覺。特別是每間辦公室和教室內的毛主席、周總理的大幅畫像,更是讓人回憶起從前的歲月。
一名老師隨手拿起一本《毛主席語錄》,背起上面的《愚公移山》、《為人民服務》和《紀念白求恩》,熟練得很。“其他老師也會,高年級的同學也要認真學習和背誦。我們要按校長的要求營造一種紅色氛圍,讓同學們感受到與眾不同。”
校長堅持走自己的路
德全校長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只要上級教育主管部門沒有說不允許,我就堅持下去。”他說,人們通常把教書育人的老師喻為靈魂的工程師,其實做得好了就是工程師,做得不好,無形中就成了屠夫,因為他毀的畢竟是一代人啊!
來源: 時代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