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力故事: 兒子的創造力
90年代中期,兒子六歲時的那個夏天。
兒子喜歡坐著大浴盆在洗手間里洗澡,他最得意的樣子是:一邊唱著幼兒園里老師教的新兒歌;一邊玩著大浴盆里的水;一邊就往身上抹香皂;然后就用瓢在浴盆里盛滿水一瓢一瓢地往身上淋水。但是由于香皂太大的他的手太小的緣故,所以就經常會出現香皂落地的情況,惡劣的話還會掉進洗手間便池的″水井″里。由于便池的水井口很小,加上又是糞便通過的地方,因此取回香皂的過程總是顯得那樣的艱難和不方便,特別是心里特不舒服。為此,他媽媽真沒少給他″臉色″看,我也就有了許多為兒子當″掏皂工″的機會,有時鐵鉗不好使的話,還得雙腿跪在地面用手直接下″井″里去掏呢。
有一天,我下班晚了一點,回家就看見兒子跟平常一樣,仍坐在大浴盆里洗澡,只是缺少了歌聲和抹香皂的情節,最關健的是少了一句我們父子見面時必不可少的″老爸好!″。我覺得有些不對勁,就走近了他的身旁,一看,他的眼中還充滿著委屈的淚花。我問兒子是怎么回事,兒子告訴我說,是因為他把一塊新的香皂又″玩″進便池的″水井″里了,被媽媽很很地罵了個夠,媽媽甚至還說了,如果以后再發生這樣的情況就讓兒子改洗淋浴了。
我一邊當著″掏皂工″,一邊安慰兒子。我問兒子想不想繼續在大浴盆里洗澡,兒子說想。我又問兒子有沒有辦法不讓香皂再掉進便池里邊,這回兒子未作回答,但我已明顯地感到他在思考著我剛才的那句話。
第二天,我下班回家,剛到摟下就聽到了兒子兒歌聲,不過聲音比以往大了許多。我上樓進家,又看到了兒子平常的那種既天真又喜悅的場景,只是發現了一處與平常不同的變化——大浴盆的位置由原來的洗手間門口移到了便池的頂上,把整個便池蓋了個嚴嚴實實。兒子自豪地向我報告說:這樣的話,香皂就再也不會掉進去了。我問兒子是怎樣想到要把浴盆蓋在便池上的,兒子說香皂掉進廁所里是因為那個洞洞沒有蓋子,我拿洗澡盆把洞洞蓋住,這樣就搞定了。聽完兒子的敘說,我的心里不由得象被火燒一樣暖烘烘的,我想:我昨天隨意對兒子的一個提問,就能讓一個六歲的孩子自己把問題解決了?這也太不可思議了吧。憑著我平時對創造力的興趣,我非常敏感地感覺到,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那種能解決問題的創造力吧。
這個小故事不僅讓我切身體會到了創造力的魅力和樂趣,更讓我做出了一個偉大的決定——把創造力開發當作我以后的追求。當然,更值得欣慰的是,從此我就再也沒有干過″掏皂工″的差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