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力是玩出來的
人的創造力是怎樣創造出來的?有人說是天生的,有人說是學校里教的,也有人說是自己學的。。。。。。憑著我十多年對創造力研究和觀察體會,我發現了這樣一個現象:會″玩″的人的創造力要比不會″玩″的人強。因此,我認為人的創造力是″玩″出來的!當然,創造力也不是任何人隨隨便便就可以″玩″出來的,人們需要具備以下四個條件,才能″玩″得出創造力。
第一是要″想玩″。人們要想玩出創造力,首先是必須要有玩出創造力的意識,也就是說你自己必須是主動、自愿地想玩,而且希望能從玩耍中有所收獲。具有鮮明的自主意識,是玩出創造力的前提。如果沒有或缺泛這種意識,人們就缺少目標和動力以及積極性,也就只能是隨便玩玩而已。只要人們想玩,而且要想玩出創造力,就應該有意識、有目的地去玩。
第二是要″能玩″。玩出創造力,需要人們具備玩的基本技能:例如反應能力、思維能力、記憶能力、操作能力、表達能力、策劃能力、執行能力等。如果缺泛玩的能力,那么就會出現玩的質量不高、玩的氣氛不佳、玩的收效不好等不良后果。諸多事實證明,90%以上的正常人,不論男女老少,都具備能玩的實力。
第三是要″會玩″。會玩的標準要求是:人們不僅能夠掌握玩的基本知識和原理以及方法以外,更關健的是能夠做到熟能生巧、隨心所欲、自由創意,最終可以通過玩的過程實現自己夢寐以求的追求。
第四是要能″玩出名堂″。玩出創造力,需要有豐盛的創造力成果來檢驗創造力的實效。那么檢驗玩出創造力的實效的方法就是要看你玩出來的創造力成果是否具有價值、是否能被人們接受、是否擁有自主的創意、是否能玩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玩手工可以玩出小發明家、玩背包族可以玩出旅游線路的設計師、玩舊物利用可以玩出節約專家、玩卡拉OK可以玩出歌唱家。。。。。。這就是玩的魅力。
玩具、手工、游戲、旅游、演唱、登山、攝影、休閑娛樂、修自行車、滑板、溜冰、猜拳、撲克、麻將、電腦游戲、體育運動。。。。。。這些都是玩的內容,每個人都能從中獲得樂趣和鍛煉,關健是需要把玩者處理好″適度″和″結合″以及″應用″的關系問題。
如果在玩的過程中有可能參加一些玩的競賽,會對玩出創造力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如果家長能抽出一些時間來同孩子們一塊玩的話,那么孩子們玩出創造力的效果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