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
據了解,海師收回的學生欠費不足全部欠費的1/4,海師學生欠費總額達2000多萬元,個別系欠繳學費的學生甚至超過全系學生的30%。海師學生聯合會向全體學生所發“從我做起,繳清學費”的倡議書如此描述這一現象:“欠費數額之大、欠費學生之多,是我校歷年所罕見,嚴重阻礙了學校的健康發展,影響了對同學們的教育與教學,影響了對同學們的培養質量。” 海師學生聯合會的倡議書直接對惡意欠費的學生進行了批評,認為惡意欠費是對按時繳費同學基本權利的一種侵犯,人為造成教育權利的不公平。 海師中文系一女生向記者介紹,1月5日,中文系分別在上午、下午和晚上對欠費學生召開會議。在1月5日晚上的會上,本來應該到會70多人(都通知到位了),只到了50人。開會中,仍有部分學生在下面埋頭看書、發短信。來開會的這些人幾乎都有手機,還有彩屏的。一名畢業班班長在會上說,該班欠費的有20多人,但真正繳不起學費的只有5人,有些學生拿學費打電腦游戲去了,還有的買電腦、手機、請朋友吃飯等等。 海南省人大教科文衛工委主任陳莉在網上接受提問談起海師“催費緩考”問題時說,迄今為止,海師在校生欠費2300多萬元,已畢業離校的學生欠費300多萬元,其中有真正貧困的學生,但也不乏惡意欠費的學生,部分學生有攀比、缺乏誠信、依賴、從眾的心理。事實上,海師每年用300余萬元經費補助和勉勵貧困學生,學校有關負責人不會為難真正的貧困生,對他們會進行減免或緩交,對有條件交費的學生,只能采取停考、補考的辦法。 一名補繳學費的張姓同學并不認同惡意欠費的說法,他說:“惡意欠費的學生只是極少數人,大部分沒有繳費的學生是希望能夠落實助學貸款,有關規定說明繳了學費就不會有助學貸款了,國家政策同樣說符合條件的就有助學貸款,我就是考慮到自己的情況才一直沒繳的,但助學貸款的事情到現在也沒有著落。這不能簡單地說是學生沒有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