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評閱費1000元、答辯費1000元、請外地老師的交通費2500元、住宿費1500元、謝師宴4000元、送給老師禮物花了將近5000元……”前兩天剛剛進行完博士論文答辯的我市一高校博士研究生小林,在整理這次論文答辯的花費明細時愁容滿面,因為這筆費用對于他這樣一直求學沒有工作的“窮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筆大數(shù)目,盡管此前已經(jīng)對“銀根”進行了種種壓縮,但是實際花費還是過了萬。
小林告訴記者,“其實比起師哥、師姐,我的花費還算是低的。為了降低費用,我還特意和另兩個博士研究生搭伙一起答辯,將費用均攤。”
今年下半年準備博士論文答辯的安女士最近正忙著找與她一起搭伙答辯的博士研究生,這樣她答辯的費用成本就能降低不少。她給記者簡單地算了一筆賬,“從福州、深圳請老師的雙飛機票、給老師安排住五星級賓館,請老師吃飯再加上送老師禮物,大約需要2萬多元,再加上論文評閱費和答辯費,總花費能達到近3萬。”
小林和安女士面對記者,都提出這樣一個疑問,“是不是論文答辯的費用都要學生個人來負擔,學校難道就一點兒不管嗎?”
政策差異導致大連答辯費較高
在對大連、北京、上海三地高校的調(diào)查采訪中記者發(fā)現(xiàn),各高校對博士生論文答辯的費用支出問題,采用的實施辦法和具體標準差異較大。
大連本地高校中,有的高校實行所有答辯費用都由博士生自己負擔,有的高校是根據(jù)院系和學生不同有不同的費用支出比例,學校負擔一定比例的論文評閱費和答辯費等,博士生負擔外請老師等其他費用。還有的高校負擔論文答辯相關(guān)費用。遼師大研究生院李院長告訴記者,對于正常論文答辯的博士生,相關(guān)的論文答辯費用都由學院培養(yǎng)經(jīng)費支出,外請老師的費用也由學校承擔;而對于延期論文答辯的博士生,學校則不負擔其費用。
中國人民大學在讀博士小奚對記者說。前兩天剛有師哥就此問題咨詢過研究生院,學校負擔部分評閱及答辯費,不足部分由博士生本人補齊。因為他們外請的老師大都是北京本地的,所以就不涉及老師的住宿和路費等費用。中午一般會在校內(nèi)餐廳請老師吃飯,總共的論文答辯費用在2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