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的起源與實施
宋芙瑞是中國農業大學一名大二的學生,同時也是“牛仔無止境ReJean”項目的發起人。在大學每年的畢業季,大四的同學們都會將大量的衣物進行二次售賣甚至扔掉。其中廢棄牛仔褲數量龐大,顯得格外扎眼,這引起了宋芙瑞的關注。
出于好奇,宋芙瑞與創行團隊的小伙伴進行了相關調研,結果發現每個大學生都至少有1條牛仔褲在衣柜里閑置了2年以上,30%的大學生會把不穿的牛仔褲直接丟掉。
而牛仔褲的生產要比其他紡織品更消耗資源,據中國農業大學創行團隊分析顯示,從種植棉花、紡織成布到紋理加工,牛仔褲一生要消耗8000L水,足夠120次的淋浴;它還會排放30KG的二氧化碳,一棵大樹要用6年才能吸收完畢。“北京87萬大學生中,我們估計有接近26萬條牛仔褲即將被丟棄。看到這樣的數字,我們非常希望可以做點什么來改變這一現狀。”宋芙瑞說。
2012年6月,經過調研之后,由宋芙瑞等4名同學發起建立了“牛仔無止境ReJean”項目(以下簡稱ReJean)。宋芙瑞告訴記者,最初的ReJean只是一個粗略的計劃,后來才逐漸發展成一個明確的計劃。項目成立之初,ReJean團隊依據牛仔褲丹寧布料的特性和產品生命周期理論,通過可持續的設計,將廢棄牛仔布料設計成丹寧小布袋。
在一次為太陽村孩子們做的牛仔褲與環境教育課堂中,團隊認識了太陽村的出獄婦女們,并與她們達成合作。團隊說服了太陽村的婦女參與ReJean的技能培訓,為其生產小布袋,經過大量的溝通和嘗試,第一批的30個小布袋誕生了。然而很遺憾的是,這些布袋的質量參差不齊,無法推向市場。因為沒有利益的回報,與太陽村的出獄婦女們的合作也不了了之。
初探受挫,ReJean團隊重新開始思考如何構建一個完善的生產流程。經過走訪調研,ReJean團隊設置了一份潛在合作伙伴清單,其中與同心互惠女工手工坊成功合作。
這次合作讓ReJean有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團隊將牛仔褲無償回收,再把生產過程交由婦女們完成,同心互惠女工手工坊的婦女們對牛仔布料做拼裝處理,并利用牛仔褲褲縫線作為裝飾,用再生材料制成YKK拉鏈,終于生產出質量優異的小布袋。之后,丹寧小布袋由ReJean推向市場,通過ReJean合作店鋪、線上平臺以及禮品定制等渠道銷售。
項目的推廣與效果
從成立起,ReJean就以一個社會企業的模式運行,即不僅要解決廢棄牛仔褲的問題,也要為社會弱勢群體創造就業機會。在項目運作上,ReJean采用公益的方式進行。結合咖啡店的人流量大、覆蓋面廣、可持續性強的優勢,團隊選擇了具有一定客戶忠誠度的咖啡店,與咖啡店達成合作在店內免費設立回收點。對咖啡店來說,在店內設立回收點,也能為咖啡店帶來更多的客流量,同時引導咖啡店承擔企業的環境和社會責任,對咖啡店的運作有積極的意義。而對于前來捐贈牛仔褲的人,ReJean采取捐十贈一,即捐贈十條牛仔褲,贈送一個丹寧小布袋以及贈送咖啡優惠劵等活動。
目前,ReJean已經與歐亨利咖啡店、喜鵲咖啡、車庫咖啡確立了合作關系。在產品生產上,丹寧小布袋的生產使得同心互惠手工坊的婦女們獲得了額外的收入。生產一個丹寧小布袋,婦女們就能得到產品利潤的40%,從而增加了收入。
據宋芙瑞介紹,在將近兩年的時間里,ReJean制造出800個丹寧小布袋。已經在南鑼鼓巷、798設計園和校園中進行推廣和銷售,并且推出電子手冊,做到線上線下同時推廣。還與“免費午餐”合作了“免費午餐 x ReJean”,將在天貓公益店上架,獲取的收益將全部捐給“免費午餐”。而北京的各高校社團也紛紛與ReJean建立合作,引導大學生在校園內回收廢棄牛仔褲。
在項目運作的過程中,問題也是不可避免的。丹寧小布袋在推廣中遇到的最大問題是消費者對二次利用的丹寧小布袋的消毒衛生情況產生的質疑。為此,ReJean團隊重新調查了行業標準,在之前設計的嚴格消毒殺菌的流程上,又增加了實驗室細菌抽樣監測部分,消除消費者的疑慮。“目前購買的人群大多數為追求道德消費、品質生活和個性化的青年個體,吸引人們購買我們的產品最重要的并不是一開始我們設想的公益環保,而是我們產品的簡約耐用、精美實用。”宋芙瑞說。
截至目前,ReJean讓400條閑置牛仔褲再次利用,項目覆蓋了3所高校、4個社區。公益創新的想法以及成功的運營讓“牛仔無止境ReJean”團隊在2014創行世界杯中國站華北區域賽成功晉級,隨后將參與2014創行世界杯中國站總決賽冠亞軍的角逐。
接下來ReJean還會與民間公益組織“陌媽之家”合作,讓其生產丹寧小布袋。團隊目前正在注冊商標,并且已經在部分商區開始獨立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