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森德項目經理黃帆、Patagonia“1%地球稅項目”中國區負責人趙宏、中國扶貧基金會移動互聯網部主任顏志濤分別向大家介紹了善因營銷在國內外的發展現狀,為非營利組織牽手企業、共享籌款和傳播價值開拓了新思路。
“公益籌款人聯盟的使命是搭建籌款人交流平臺,致力于培養籌款專門人才。通過行業研究和倡導,提升籌款專業水平,推動籌款職業化發展。”對于公益籌款人聯盟究竟要做什么?北京瑞森德籌款研究中心負責人劉盛介紹說,“我們希望營造一個專業籌款人的社群。在這里,每一個人都是籌款知識的生產和分享人;每一個人都是籌款行動的實踐者;每一個人都是籌款倫理的守護者與倡導者。我們的目標是努力實現———‘讓捐贈成為生活方式’。”
為何在業內頗具影響力的5家機構要在此時聯合發起這樣一個聯盟?發起機構代表們現場同與會人員分享了聯盟發起的初衷。
“汶川大地震之后,我國的全民性慈善有了較快發展,但仍處于較低水平。”在中國扶貧基金會副秘書長陳紅濤眼中,僅僅幾家公益機構的力量是不夠的,需要更多專業的機構、團隊和籌款人,才能使整個籌款水平上一個臺階。”如果都做籌款了,彼此之間會不會存在競爭?陳紅濤并不這么認為,“如果將全民慈善作為目標,公益機構在籌款方面沒有競爭,有的則是更多的合作。”
“在我看來,中國公益慈善組織和中國公益慈善行業要更健康發展,需要大批有公益情懷、有市場意識、有商業手段的籌款人。籌款人應該成為中國公益慈善組織和中國公益慈善行業發展前進的發動機。”浙江敦和慈善基金會秘書長助理霍慶川認為,聯盟最重要的任務是服務、促進中國公益籌款人的發展和成長,讓大家在公益籌款人聯盟這一平臺上,互相學習、互相激勵,一起成長、一起進步。
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秘書長李勁表示,聯盟的核心價值在于推動行業實現專業化,“作為公益組織中最重要的工作角色之一,籌款人面臨諸多職業倫理和專業水準方面的挑戰。中國公益事業要可持續發展,專業化改造勢在必行。”他希望公益籌款人聯盟的建立,能夠推動這一群體提升專業化水準和社會形象,并最終提升公益機構的效率和效能。
南都公益基金會常務副秘書長彭艷妮提到,去年“南都”曾聯合8家機構做了中國公益行業人才研究,發現業內目前最缺乏兩種人才,即籌款和傳播。“籌款人聯盟專門幫助公益籌款人提高籌款專業水平,而南都公益基金會是支持行業發展的,這非常契合。我們將從支持行業的角度來參與這個平臺,讓做籌款的公益人有一個共同交流的平臺,讓中國的籌款人專業性得到提升。”
“第一年我們還是以嘗試與探索為主。”據劉盛介紹,公益籌款人聯盟2015年首批會員計劃招募100人,希望每一名會員除了能在聯盟收獲理論知識,更能與其他會員深入交流互動,彼此學習,彼此支持。
目前,該聯盟已通過微信公眾號“籌款人聯盟”和共益巷發布了申請報名通道。據悉,聯盟在啟動后還將在全國各地陸續開展不同籌款主題的會員沙龍。